首站“研”讲!城研讲师团师生走进小学课堂

潮新闻 通讯员 孙亚飞2024-12-17 06:00全网传播量1581

“5000年前的人类如何规划一个城市?”“无人机如何帮现代人送外卖、为农民伯伯种田?”“智慧‘城’里都住着哪些‘数字小精灵’?”……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讲活动在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举行。该校城研讲师团师生走进小学课堂,为多个班级的小学生们带去有关考古遗址、低空经济、数字校园等领域的趣味科普知识活动。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城研讲师团于今年11月成立,由来自学校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组成,目前该团队共有15名研究生成员和9名指导老师。

此次讲师团成员走进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系该团队开展“三进三讲”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成员们还将持续走进学校、乡村(社区)、企业,从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城市治理、新质生产力三个方面介绍杭州城市的创新实践与城院探索,积极参与杭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助力城校融合发展。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遗址解锁历史“密码”

城研讲师团成员、设计2401班的贝佳梅详细介绍了良渚古城的神奇布局及其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玉璧、玉琮等良渚玉器背后的传说故事,让小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走入了那个神秘又令人着迷的远古时代。随后,她又为孩子们讲述了城院考古系师生在新安遗址的“挖宝”故事,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展现了师生们在考古现场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精神,也在这群小学生心中种下了“考古”的种子。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低空经济助力“飞”向星辰大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低空经济涵盖了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飞行器等空中交通工具的应用,它们在物流、农业、救援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城研讲师团成员、电子信息2402班徐创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小学生们解释了低空经济的含义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eVTOL飞行器用途讲解,使学生对这一新兴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以此激发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看!智慧校园的精彩一天

“数字化校园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城研讲师团成员、设计2401班姜绩鹏把智慧校园比作“数字魔法”,一开场便成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通过介绍“刷脸吃饭”“手机开门”“无线投屏”等生活中常见的功能应用,使学生们对智慧校园和城市数字治理等概念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也开启了他们对数字技术的好奇和探索。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教室里的小学生们端坐聆听、沉浸其中。交流环节,大家更是积极举手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问题,现场互动十分踊跃。“老师的知识好丰富,今天听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内容,希望以后也能像哥哥姐姐们一样。”一位学生说。

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