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是1分37秒,算是稳定发挥!”操纵着FPV竞速无人机顺利抵达终点,来自嘉兴市南湖区世合实验学校的11岁男孩蔡卓跃长舒了一口气。
12月14日至12月15日,2024年浙江省无人机竞速联赛(嘉兴站)在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的天旭航空飞行营地举行,蔡卓跃作为嘉兴无人机竞速选手力量在赛事中亮相,在2024年浙江省浙江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蔡卓跃还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了国家三级运动员称号。
作为一项新兴的科技运动,无人机竞速项目于2023年首次列入全运会项目,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嘉兴现在在学无人机竞速项目的选手越来越多,每期有50余名同学参加培训,但目前嘉兴的F9U无人机竞速项目高水平飞手不超过10个。”嘉兴天旭航空营地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昱彤告诉记者。
11岁航模飞手竞技低空
比赛第一日,经过激烈角逐,32强正式诞生。75名航模飞手中,蔡卓跃以1分37秒的成绩位列第13位,还将继续参与16强的比拼。“今天来的都是F9U无人机竞速项目中的高手,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作为32强里年龄及学飞机模型年龄最小的一个飞手,蔡卓跃身上有着超越年纪的沉着和冷静。
蔡卓跃和无人机竞速项目的结缘,还要缘于一次偶然的接触。2023年,蔡卓跃跟着爸爸参观了一场无人机比赛,成为一名专业选手的梦想种子在他的心里发芽。
“当我看到飞手们操纵着无人机在空中不断翻滚、旋转,我觉得太酷了,我也想成为专业航模手!”蔡卓跃说。
怀着对无人机竞速项目的热爱,蔡卓跃在天旭航空飞行营地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每个周末,蔡卓跃都会带着无人机进行4个小时的飞行训练,一坚持就是一整年。
“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父母很支持他的爱好。”蔡卓跃的教练施有东告诉记者,蔡卓跃的设备基本上都是和爸爸一起组装、维修,一家人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他能力的突飞猛进助力不少。
无人机竞速的选手,可以说是操纵机器的“天花板”,但其不仅考验着飞手的应变能力,还需要飞手们对无人机机器有着全面的了解。
蔡爸爸告诉记者,通过训练无人机竞速,蔡卓跃还不断与科学知识融会贯通,“物理电路方面的知识以及无人机的操作和组装,对他的思维认知和专注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长三角地区无人机邀请赛暨嘉兴市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锦标赛第1名、浙江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第3名、浙江省无人机竞速联赛宁波站第13名……这一年,蔡卓跃用努力赢来了“累累硕果”。
“空中F1”何以魅力无限
FPV竞速无人机的全称为“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信号到操控者眼镜或显示器的无人机,而FPV无人机竞赛包含通过高速飞行、穿越障碍物、完成特定动作等任务。比赛中,无人机加速到100公里的时间不到两秒,常以近2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因此也被称作“空中F1”。
“在比赛前,很多情况都是未知的,如果操作得好,可能成为第一个冲线选手,但如果运气不好,开局3秒内就坠落了,这是无人机竞速的刺激之处,和赛车很相似。”来自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魏依已经在无人机竞速领域学习了三年,今年5月,魏依在2024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无人机项目)锦标赛暨中国无人机国家队选拔赛团体赛中获得第2名,被授予无人机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对此,今年13岁的袁书晨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一台机器在你的手里高速起飞,进行360度的翻滚,每一次飞行都有悬念,但我还是希望我能每次都稳定发挥,成为一名更专业的运动员,未来能参加全运会。”
在嘉兴,“空中F1”的竞速赛已在永红村天旭航空飞行营地举办了多次。
2019年,天旭航空飞行营地被评为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航空飞行营地,不仅承担相关部门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训练任务,还从事着无人机测试和培训、航空科普、航空赛事及载人飞行体验的相关工作。
陈昱彤坦言,正如所有的竞技运动一样,无人机运动爱好者很多,但真正要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取得名次,就需要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在训练和比赛中,‘炸机’是最常见的情况,运动员白天飞行,晚上就要维修,组装飞机,有同学一天可能就‘炸’掉七八架无人机。”
竞现在,塑未来。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这几年来嘉兴无人机普及类赛事开展得越来越多,无人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的无人机竞速可能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其成长空间可以想象。”陈昱彤表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