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慧管控:东阳开启G351国道屏岩山隧道绿色智能新时代

潮新闻 统筹 应芳娟 执笔 李凤姣 李蜀晗 邱艺佳 通讯员 李小蕾 吴宁 蒋锦航2024-12-09 09:45全网传播量2.2万
00:00
00:00
01G351台小线国道是连接浙江台州与四川小金县的重要交通干线,屏岩山隧道是其关键枢纽。
02自2017年通车以来,屏岩山隧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阳公运中心正全面推进该隧道的提质升级工程,预计12月底完成主体建设,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赋能交通转型。
03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隧道设备全生命周期管养和综合业务管控系统,整合了隧道的感知、监控等功能,实现了全流程打通,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04改造工程引入巡检机器人,采用双模式供电,集成多项前沿技术,实现全天候稳定运行,优化隧道事故预防与处置效能。
05蓄能自发光诱导系统改善隧道光环境,通过自发光侧边诱导标实现视觉控速诱导,提高行车安全,同时在事故或停电时可发挥12小时应急照明作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G351台小线国道,作为连接浙江台州与四川小金县的重要交通干线,不仅是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金华及东阳“山海协作”特色产业致富路。其中,屏岩山隧道作为G351国道东阳市段的关键枢纽,自2017年通车以来,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隧道品质,确保隧道运营的安全与效率,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东阳公运中心”)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全面推进G351屏岩山隧道提质升级工程,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赋能交通转型升级,为高水平交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据介绍,该工程预计于12月底完成主体部分建设。

省公运中心与金华公运中心对该项目持续关注,大力推进项目落地。针对现有隧道在机电系统以及监测设施方面存在的统筹规划不足、数据互联互通困难等问题,中标单位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凭借丰富的隧道项目经验,在智能化设备改造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隧道设备全生命周期管养系统和隧道综合业务管控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机整合了隧道的感知、监控、管理、预警、道路救援服务等功能,实现了项目建设-运营与设备控制-管理养护生命周期的全流程打通,构建了“建、管、养、运”一体化的新模式。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提高了隧道群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确保隧道运营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平台功能模块包括设备接入与管理、应急指挥与调度、监控与预警、控制与联动、决策支持等,宛如一个“智能大脑”,实现了对隧道群的全时段、全方位管理。

此次,改造工程还引入巡检机器人,采用锂电池与滑触线双模式供电,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稳定运行。机器人集成物联网、传感器融合、无线通信等多项前沿技术,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精准定位,对隧道内部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一旦发现异常事件,机器人会及时告警,极大优化隧道事故预防与快速处置效能。

蓄能自发光诱导系统的引入也是此次改造工程的一大亮点,该系统科学运用人眼的视觉机理,改善隧道光环境,通过自发光侧边诱导标和智能控制器实现视觉控速诱导,有效引导驾驶员控制车速,提高行车安全。同时,系统还全面提升了隧道辨识度,缓解隧道口黑洞效应,在隧道发生事故或停电时,可以发挥12小时应急引导照明作用,辅助人员逃生。

在降噪方面,改造工程通过在混合料中掺入降噪剂,有效降低交通噪声3至10分贝,提升隧道周边环境的生活舒适度。

保障隧道建设运营安全是保障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命线”。未来,东阳公运中心将持续深耕绿色智能交通领域,推动交通运营智能化转型,创新研发高水平交通管理系统,将节能环保与技术创新理念贯彻到每一次实践中,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