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塘街道作为嘉善县城的主城区、老城区,在社区治理上一直面临着老旧小区多、外来人口多、居住密度高等诸多治理困扰。近年来,魏塘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按照“小社区、大统战、微治理”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一品”“双服”“三圈”“四端”“五体”为总体框架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法,通过融合式布局、互嵌式导入、一体式推进,有效巩固了以统战工作提质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全力打造未来社区统战的基层示范样板。
创建“一”个品牌,旨在立价值、强牵引。魏塘街道积极创设“同心·邻聚里”魏塘街道社区统战品牌,并针对性设计了品牌logo,将logo设计与社区统战愿景结合打造:从形体上看,图案用了“社”字的左偏旁“礻”,并与右边的“区”字融合为一体,内含嘉善统战logo,象征“社区”与“统战”的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从设计上看,“礻”拟化成人形,“区”字拟化为一个房子的模样,不同颜色的穿插象征各界统战人士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寓意大家齐心共绘最美同心圆,团结共筑社区幸福圈。
构建“双”向服务,旨在明定位、强互动。魏塘街道致力搭建、贯通社区-统战人士之间的互动平台和沟通渠道。一方面,社区要为统战人士服务,主要通过活跃组织生活、打造统战阵地、组织联谊活动、开展关爱帮扶等方式,把统战人士团结起来、凝聚起来、调动起来;另一方面,统战人士要为社区服务,主要通过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宣讲宣传、调解矛盾纠纷、认领志愿服务等,力争把民生政策传达到一线、把社区矛盾化解在一线、把和谐社区建设在一线。
厘清“三”个圈层,旨在建网络、强覆盖。魏塘街道全力延伸同心半径,聚力推动“社区”与“统战”的互嵌式发展。一方面,布局圈层的设定。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纳入第一圈层,作为组织发动圈层;将同心议事会、小区业委会等纳入第二圈层,作为核心发力圈层;将社会组织、企业商户、教师律师等各界统战人士纳入第三圈层,作为补充发力圈层,实现社区治理的统战力量全覆盖。另一方面,编排圈层的联系。以圈层体系为核心,以网格化治理为手段,按照“同心之家—同心驿站—同心角”逐步拓展、互相牵连,推动圈层间分工切块、合力集成,实现统战力量的多域导入、科学分配。
搭建“四”个端口,旨在重实践、强治理。魏塘街道聚焦社区治理的各个方面,针对性设计治理端口。一是围绕邻里平台建立微协商。建立“同心议事厅”议事协商平台,建立健全同心议事机制,邀请统战人士代表组建“1+10+X”智囊团参与协商。二是围绕邻里组织凝聚微力量。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作用,同时吸纳有专业特长、文艺爱好、公益情怀的统战人士,组建知音合唱团、民族舞蹈队、志愿服务联盟等队伍,常态长期到社区开展文艺汇演、义工义教等活动,让居民更多更好共享到社区发展的成果。三是围绕邻里关系组织微调解。组织吸收社区里懂法律、善沟通,有威望、获认可的统战人士代表,助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协助排查、化解社区矛盾纠纷,推动邻里关系和谐和睦。四是围绕邻里项目开展微服务。建立“公益服务项目领办机制”,列出政策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服务等五大类十个小项项目清单,将社区所需、居民所想和统战人士所长、所愿精准对接,以统战之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编排“五”个载体,旨在抓耦合、强实效。魏塘街道着力建“五家”、树“五员”,不断提升社区与统战的结合度和叠加力。一是打造学习之家,培育政策宣传员。开辟同心大讲堂,为统战人士提供学习场所,配套学习资源。同时,组建同心宣讲团,带头宣传和解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社保、养老、住房等关乎民生的实施安排。二是打造交友之家,培育民情信息员。开辟同心联络站,协调组织各类统战组织活动,不断扩大社区统战辐射圈和统战人士朋友圈。同时,依托统战人士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及时收集居民问题反馈和意见建议,动态了解社区一线治理实际和现状,为下一步工作侧重标定方位。三是打造温暖之家,培育纠纷调解员。开辟同心议事厅,把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整合汇总,邀请同心协理员参与民主协商、共同研商破题。同时,组建同心调解团,帮助社区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协助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等难题,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治理活力扎根在社区。四是打造建言之家,培育发展参谋员。开辟同心会客厅,定期邀请各界统战人士代表召开座谈会,围绕社区发展要事和居民关注热点,出点子、提举措、抓落实,持续营造社区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着力选树聘请同心智囊,将这部分“关键少数”纳入社区建设发展的常备队伍,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意见。五是打造奉献之家,培育民生服务员。开辟同心志愿汇,定期谋划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有志愿情怀、公益热忱的统战人士搭好服务平台、排好服务内容。同时,创设“心愿树”载体,定期收集梳理“需求”“供给”两张清单,并做好比对沟通、资源链接,促进“志愿情怀”和“心愿期盼”的良性互动。
本文图片由魏塘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