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丨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最真实的我,藏在我的画里

潮新闻 记者 叶怡霖 见习记者 华晔2024-12-05 23:21全网传播量130.2万
00:00
00:00

“爸爸,你是全乡书法第一,但我要成为全台湾最好的漫画家,有一天我还要成为全亚洲最好的漫画家。”这是一位15岁少年写给父母的家书中的一句话。时间是1963年的一个晚上,少年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薪水——大约是父亲月收入的3倍,他将其中大部分钱寄给父母,并写了这封家书。

后来,这个从一个叫“三家村”的小村庄走出来的少年,真的成为享誉华人世界的漫画家。他就是蔡志忠。

11月底,杭州缓缓步入深秋。在新开放的西溪蔡志忠美术馆二楼,我们再次聊起这个故事时,蔡志忠笑了:“你看,从小我就这么自信,我的一生都走在高原上。”

黑色礼帽下飘出浮云般的长发,松垮的衣服“挂”出纤瘦的身形,圆眼狮鼻,笑起来慈眉善目……虽然已经76岁,但蔡志忠看起来依然还是那个永远不变的“老顽童”。

很多采访过他的同行都说,蔡志忠的身上写满了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他人生轨迹的上扬曲线:四岁半立志要以画画为此生事业;十五岁成为职业漫画师,自力更生;不到30岁已经拥有两家动画公司,制作的《七彩卡通老夫子》动画电影获得金马奖;《庄子说》《老子说》等东方思想国学漫画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及地区出版……

既然功成名就,为何每天仍然作画无数?全球皆可往,为何独爱杭州?我们试图还原一个卸去光环的漫画大师,勾勒一个不一样的蔡志忠。

西溪蔡志忠美术馆。 美术馆供图

足迹

走各地,选择留在杭州

“我生于台湾,将老死于杭州,葬于少林寺。”

这是蔡志忠早早为自己拟好的墓志铭。面对死亡这种沉重的话题,别人避之不谈,他却显得无比从容淡定。

蔡志忠出生于台湾彰化,15岁离开家乡。如今,他在杭州的时间,已经快达到在家乡的时长。

为何如此钟爱杭州?他说,是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2009年,蔡志忠受中国国际动漫节邀约来到杭州,“飞机上看下来,哇,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气候也刚刚好。”

第一眼被吸引,后又因为杭州的人文底蕴而留下,从此便在此常住。“杭州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地方,这里有苏东坡、白居易,有西溪湿地,还创办了中国国际动漫节,给动漫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很多支持。”2012年,他在西溪湿地成立了蔡志忠工作室,“一年365天,我有360天住在这里。”

从蔡志忠工作室的露台望出去,是一汪湖水,清晨天空微白,鸟鸣不绝于耳,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他喜欢这样不经意的一瞥,“此间风景,总能给我一些新的创作灵感。”

这两年,蔡志忠很喜欢画猫,还出了妙妙猫系列漫画,灵感就来自工作室外的流浪猫。“有11只流浪猫,每天在我家吃饭。它们会趴在屋外的落地窗前,我买了一大包猫粮,一边喂给它们吃,一边观察它们。”

西溪湿地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他笔下的主题。

《水浒传》和西溪湿地有着深厚的渊源,书中的地理地名、山川形胜、物产民俗、方言土语处处都隐含着西溪元素。蔡志忠以《水浒传》为素材,创作了漫画《水浒一百单八将》,每一位角色的设计原稿,如今都陈列展示在蔡志忠美术馆里。

每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蔡志忠基本都参加。与忠实粉丝交流互动,向年轻的动漫从业者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故事,他很乐意做一个“栽树的人”——

他为杭产动画赋能。2012年,蔡志忠与中南卡通合作,执笔并导演了动画长片《天眼传奇》。在他擅长的单线平涂漫画风格基础上,蔡志忠加入了更传统、更江南的水墨晕染和剪纸,让《山海经》《海内西经》《桃花源记》等中华文明元素穿梭千年。

他为杭州市民带来“小确幸”。2023年春节,蔡志忠特意将自己创作的经典叨叨兔形象,与杭州地铁1号线和5号线的特色地铁站名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杭州人的兔年五福”,共贺癸卯兔年。

他带着作品走进乡村。2024年3月,蔡志忠漫画博物馆落户余杭百丈溪口村,这是他正式开馆的第一个乡村博物馆。出生在乡村的他,了解乡村人民的淳朴,“将文化带回到乡村,会有更美好的生命。”

上个月,西溪蔡志忠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我想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都留在杭州。这个美术馆除了放画,我还希望能够在这里办讲座,教小朋友画画。我希望这是一座活态的博物馆,能把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蔡志忠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桌子前拿起画笔快速画了几笔,一只圆润可爱的小猫瞬间跃然纸上。

蔡志忠漫画《水浒一百单八将》。记者 吴鑫 摄

笔迹

画本心,也需顺应时代

“画画不止要画自己想画的、擅长的,还要思考什么样的内容是时代需要的。”对着我们的镜头,蔡志忠说有一些话想说给动漫之都的年轻从业者听。

60年动漫人生,这是他成功的经验:创作发自本心,也需顺应时代。

父亲给的一块小黑板,让四岁半的蔡志忠感受到绘画的乐趣。身材瘦小的他觉得自己“做不了农夫,也做不了铁匠,喜欢画画,那就画一辈子”。

在蔡志忠15岁那年,当时台湾的武侠漫画很火。他将自己的作品寄到台北一家漫画出版社,收到出版社的邀约后,即刻决定北上做一名专职漫画师。蔡志忠在出版社从早画到晚,五年的时间画了200本漫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能赚到钱,我太开心了,根本不觉得累。”

正式走上漫画事业的蔡志忠,后来的每一步似乎都很顺利。直到1984年,已经功成名就的他对自己说:“这一生为钱做事的日子到此为止,我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从此蔡志忠的生命不“零售”,将整个后半生“批发”给自己。他放弃了蒸蒸日上的动画公司,只身前往日本东京,再次从名不见经传起步。

彼时,日本漫画进入发展的成熟期,优秀的漫画家层出不穷。“我没办法成为日本第一,那就反过来思考,我可以先成为世界第一。”置身浪潮,蔡志忠开始琢磨起“画什么”——漫画题材要够普世,让全世界都能看懂,还要有内涵,能吸引人。中华传统文化像一束火花照亮了他困惑时期的黑暗:至少在当时的日本,还从未有人将中国经典古籍画成漫画过。

有了灵感,创作如水银泻地:《庄子说》的草稿一经面世就引得各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发布后连续十个月登上畅销书榜。以此为起点,他在四年间完成了《老子说》《孔子说》等东方思想漫画,以及四大名著题材的四格幽默漫画。

再次回忆那些被传统文化点燃的岁月,蔡志忠用两个词做了言简意赅的总结:好看和正确,“这两点,无论身处任何时代,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内容、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蔡志忠说,“一种思想或一本著作能够流传几千年,都是因为它有普世价值。老子、庄子的很多哲学,我们现在来看,都是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是非常实用的智慧。”

“其实有很多外国读者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蔡志忠认为,长久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在西方总是以神秘深奥的面貌示人,漫画的轻松和幽默刚好与之互补。深奥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就在蔡志忠笔下变成了浅显易懂的漫画。

“我的漫画只能当做传统文化的入门,但这就够了。”蔡志忠愿做那个开门人,“感兴趣的,自会去了解更多。”

作品是入门,作者却不能只是入门。在蔡志忠看来,对所作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是创作的必修课,必须要拿出完整的时间去研究学问,“我将99%的时间投进去,最后作品会给你100%的回报。”

蔡志忠的《漫画道德经》作品。记者 吴鑫 摄

心迹

做自己,就要做到极致

对蔡志忠的重新认识,从一个游戏开始。

“你生日是哪年哪天?我可以算出是周几。”蔡志忠说。

记者报出年月日。蔡志忠沉吟了十几秒:“是周五,你查下是不是?”

就这样连着问了三个人,竟然全对。

大家有些好奇,蔡志忠却不揭秘,身子往椅背上一靠:“算法是我自己琢磨的,是不是很厉害?”

这一刻,我们忽然发现,他似乎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自信又谦卑,偶尔健谈“社牛”偶尔迷恋孤独,还带着点孩童般的天真。在他看来,文字、访谈、影像描绘的都不是真正的自己,“最真实的我,藏在我的画里。”

他唯一执着的,是作品。

如果仔细看蔡志忠的水浒一百单八将的手绘原稿,你会发现落款是同一个日子。也就是说,这108张漫画,是在同一天完成的。直到今天,蔡志忠每天还会画200多张画,手速依然惊人。

如果说画功是熟能生巧,那么主题和故事的传达,则来自多年的积累。

“看书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你如果看过40万张画,你就不可能画得太差。你如果看过20万本小说,你就自己会编故事。”蔡志忠把灵感比作中药房里的药柜:读书、记录、整理,他做的笔记填满了一屋子,也逐渐填满了脑中的1000个小抽屉,每个抽屉里有1000个小故事,每个故事100字,创作的时候就像“抓药”一样,拿出一点,就是一个故事、一幅画。

高效人生还有一个秘诀:专注。

蔡志忠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与外界交流的方式是电子邮件。他保持着非常简单的生活作息:下午4时30分睡觉,晚上8时起床,抽一支烟,泡一杯咖啡,从这辈子要做什么开始想起,由远及近地思考,直到想清楚今天要作的最后一张画。

之后饮尽咖啡,开始一天的工作,只吃一餐饭。

但他又不是一个封闭自我的“苦行僧”。现在,从不用手机的蔡志忠,每周会在团队的帮助下开一次网络直播,作画、售书,他说自己愿意去拥抱新的时代、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式。

只不过在动漫行业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之时,他仍坚持用纸笔作画——漫画内容才是王道、故事才是主角,而不是画画技巧。

有朋友不理解:“何必放弃动画公司呢?你可以像从前一样,动画、漫画两边兼顾啊?”他回答说:“追两兔不得一兔,我要全力以赴画漫画。”

在他看来,专注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每每遇到自己想搞清楚却还没搞清楚的问题,他都会集中精力,闭关研究。

“做事就要做到极致。”蔡志忠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年轻的时候,他刚接触动画,一鼓作气描完《小鹿斑比》《动物足球大赛》两卷8毫米卡通影片、3000多张动画原稿。他觉得,所有的爱好,做到极致时,人们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热爱它们。

有人想让他说说一路走来的崎岖道路,蔡志忠的回答却很“凡尔赛”:“我的人生哪有什么挫折?”

人生之路顺利通畅,只因心中的方向是笃定的。

他相信一句话:“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想成为什么’‘为什么要成为’以及‘如何成为’这三个问题。”

记者问:“以后你想做什么?”

蔡志忠大笑起来:“我的美术馆建成了,以后多去美术馆。”

热门评论(2)
桃花潭水深 · 2024-12-06 01:23 · 甘肃兰州回复10
看完觉得:只要心中有梦,就能跨越山海
潮新闻小编 · 2024-12-06 02:10回复3
有梦就去追,冲鸭
天选之子 · 2024-12-06 01:21 · 浙江宁波回复10
用漫画来表达传统文化,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潮新闻小编 · 2024-12-06 02:25回复2
让传统不再 “老土”,变身潮流,轻松融入现代生活~
最新评论(37)
潮客_w4uagb · 2024-12-07 03:39 · 浙江嘉兴回复
蔡老师的漫画耐读、有趣有深度,选择在杭州生活工作,是缘分…………
依江南 · 2024-12-06 23:21 · 浙江杭州回复
观蔡志忠老师的漫画展眼里心里都是一种净化
走着呢 · 2024-12-06 20:31 · 浙江杭州回复
杭州很适合蔡志忠创作作品,契合他的气质
冬天不下雪 · 2024-12-06 12:31 · 浙江绍兴回复
杭州的韵味和漫画家的气质融合在一起,蔡志忠的漫画生涯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漫画之都也拓宽了蔡志忠的发展渠道。
花语无解人自欢 · 2024-12-06 10:37 · 浙江杭州回复
看过蔡志忠老师的《猫科宣言》,很喜欢他的漫画风格和蕴含哲理的配文,让我受益匪浅~这周末打算去西溪的蔡志忠美术馆参观,看看蔡志忠老师的更多经典作品,还很幸运地可以免费领取蔡志忠老师设计的“水浒108将”的明信片,非常期待呢😊
一杯小酒 · 2024-12-06 09:50 · 浙江杭州回复
最真实的蔡老师描绘出最有趣的漫画
南山行者 · 2024-12-06 08:59 · 浙江金华回复
这里有苏东坡、白居易,有西溪湿地,还创办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能不爱杭州?
潮客_qxzlvo · 2024-12-06 08:27 · 浙江宁波回复
喜欢蔡老师
潮客_wdus6a · 2024-12-06 08:16 · 浙江杭州回复
专注做一件事,做到极致,这种精神太难得了。
火热的心 · 2024-12-06 05:18 · 浙江杭州回复
小时候就看他的漫画,简单又很有味道!
潮客_eyjvhs · 2024-12-06 04:41 · 浙江杭州回复
从蔡老师身上看到了艺术家的坚持和热爱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