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三亚市公安局
近日,网红“祁天道”在某平台进行户外直播时,为了博取流量,竟在直播过程中欲对女游客做出极低俗的骚扰行为,此举引发网友愤慨。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海棠分局对此事的通报称,孟某某(男,28岁,网名“祁天道”)为吸粉引流,经过策划,聘请女子(视频中被“骚扰”女子)合演低俗视频,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目前,海棠分局已依法对孟某某行政拘留10日,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此外,“祁天道”还在其他直播中抢女孩椰汁喝、侵犯路人肖像权等。其长期直播内容低俗以擦边调戏女生为主,引发大量网友谴责并举报。另外,祁天道还曾因诈骗被判刑入狱三年。
令人万万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网红”,竟坐拥超4000万粉丝,拥有“泼天流量”。在网上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被追捧的同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劣迹斑斑”和“名利双收”,如此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怎会画 “等号”,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而且因为低俗内容被网友追着举报,依然在网上拥趸无数,我们属实难以理解,更想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从网上流传的直播片段看,因为直播中的低俗骚扰行为,警察找到“祁天道”要求配合调查,对此“祁天道”一直在表示疑惑,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很“无辜”。慌神之际,无意之中他还“自曝”了真相,即他骚扰的女游客是认识的人,或者说是自己人,这就属于典型的“不打自招”。他当时或许没有意识到,如果不认识,那叫性骚扰,如果认识,那就是“剧本化”的低俗表演。无论是哪种,都涉嫌违法,警察来传唤都没毛病。祁天道“怎么说都不对” 的症结在于,相关行为从根上就是错的,是与大众朴素情感和道德伦理相悖的,是与法治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
把“祁天道”的系列行为放在一起去审视,他对法律缺乏敬畏,对行为边界认知模糊,为吸粉引流无下限等问题,也都通通暴露了出来。讽刺的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那些钻了人性的空子,迎合低级趣味和“审丑”心理的视频或直播,以及“祁天道”的“天量粉丝”,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祁天道”在网络上“起高楼”的过程中,流量和粉丝也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称之为“无脑支持”都不为过,甚至一定程度助长着他的骄狂。
一个令人印象很深的细节是,五年前,当“祁天道”夫妇涉嫌诈骗罪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时,网上竟然仍有不少祁天道的粉丝为他叫屈不平,说此事“是个误会”,还有粉丝天真表示:“我们相信天道是无辜的,我们会等他回来。”一些粉丝,不辨是非到了这个地步,那“祁天道”能坐拥超4000万粉丝,这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理解。
流量和粉丝都往这种“网红”处扎堆和聚集,背后的平台“算法”也需要出来走两步,“算法向善”的底线真的守住了吗?网友举报其低俗,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平台方怎么样都得给个解释。即使此次该“网红”再次因为违法被行拘,平台的处理也不过是将其直播权限封禁15日,这是否过于轻飘飘了?能否对这类网红们形成有效震慑,也要打个问号。难不成是平台不舍得这些账号?灰黑利益与网络的清朗、社会公共利益孰轻孰重,平台要好好掂量,早点做出抉择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奇葩现象,是内心失守、行为失序的网红,盲目趋利的流量,魔怔的粉丝和纵容的平台,叠加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整治其中某一方面,或者说只处理具体个案,都不足以实现社会想要的“系统性纠错”。给每一环都戴上“紧箍咒”,把法律红线真正划到相关各方的眼前,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刻在互联网骨子里的价值观,成为大家的文明自觉、行为自觉,我们期待的改变或可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