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张嘴!吃下这口“甜蜜炸弹”!

共享联盟·南浔 2024-12-03 07:57全网传播量85
00:00
00:00

走进南浔国鑫农场的火龙果种植大棚,记者看到一排排像仙人掌一样的长茎,茎上挂着一颗颗鲜艳饱满的火龙果,犹如一个个红色的灯笼,工人正穿梭在基地里采摘、分拣和装筐。

据悉,农场种植的火龙果有“蜜宝”“黄龙果”两个品种,从果型上看,“黄龙果”为椭圆形,而“蜜宝”为圆形,它们都具有软糯多汁、甜度高的特点,“蜜宝”的甜度可达到15度以上,“黄龙果”一般也在15度左右。

“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幼苗期有3年,3年之后开始进入旺果期,每年有6-7茬熟,今年是我们家种火龙果的第12个年头,这些果子是今年最后一批了,年产量大概在4000斤以上。”农场负责人计品华介绍。

记者了解到,火龙果种植过程并不容易。一方面,火龙果是热带水果,不耐寒,冬天要做好防寒保温;另一方面,火龙果是夜间开花,必须连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它的坐果率。既要抵抗严寒,还要保持甜度,一颗颗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火龙果是如何生长的呢?

原来,农场按照科学、高效、绿色的原则,引进先进保温技术种植,经过反复的研究实践,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火龙果的生长期,延长火龙果的采摘期,实现一年四季都有火龙果采摘,并通过多施有机肥方式,控制火龙果的养分,让整个火龙果中心甜度达到16度以上。

“皮薄、汁多、果肉饱满,我就是喜欢这种水分充足的火龙果,甜度也适合我的口味。”专门从周边地区过来购买火龙果的陈小姐大赞火龙果好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加入到发展特色农业的行列中,积极探索发展特色种植与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相结合的旅游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家庭农场4344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52家,市级家庭农场26家,区级家庭农场173家。各个农场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水果基地+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把美丽风景转化为产业优势,将自然之美转化为生产力,切实为农业增效开辟新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新举措。

原标题《来,张嘴!吃下这口“甜蜜炸弹”!》,原作者王胤、高杨晔。编辑王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