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坐着轮椅送锦旗 钱塘这个故事让人泪目

    钱塘发布 2024-12-02 07:08全网传播量1516
    00:00
    00:00

    刚出院没多久,罗阿姨的心底总牵挂着一个人。这不,还在康复期的她就坐着轮椅,赶来钱塘区义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义蓬社卫中心”),为李浩医生送上一面锦旗——

    旗后的“新生”

    家住钱塘的罗阿姨今年45岁,4年来一直在义蓬社卫中心接受肢体瘫痪的康复治疗。但是,在秋天的一次随访中,家庭签约医生李浩发现她血压异常偏高,“考虑到她的既往病史,我立刻要求进行血液和B超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血管损伤或肝肾功能异常。”

    10月11日上午,罗阿姨的B超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李浩判断存在肾脏肿瘤的可能性,便立即启动医联体双向转诊平台,与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钱塘院区,以下简称“市九院”)泌尿科主任医师王国平进行远程会诊。

    当天下午,经过市九院的进一步检查,罗阿姨被初步诊断患有“恶性肿瘤”。经过术前评估,罗阿姨于10月16日接受了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肾脏恶性肿瘤”,幸运的是手术及时,肿瘤尚未转移。

    “我因为脑部受伤走过一次‘鬼门关’,这次李医生及时发现肾癌,还帮我联系好市九院的专家医生,又救了我一命。”罗阿姨激动地说,“即使坐着轮椅,我也要来跑一趟,送上这面锦旗。”

    罗阿姨的肿瘤从发现到切除,不过短短5天时间。“这不仅是我们医生专业能力的体现,也得益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患者提供了转诊的绿色通道。”钱塘区义蓬社卫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雷志强说。

    无独有偶,谢大伯是钱塘区白杨街道白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风云医生管理了2年的慢性病患者,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但从去年起,他的心脏先后2次出现异常情况,察觉异样的唐医生立刻联系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金重赢主任进行进一步诊断,随后转诊至邵逸夫医院完成了2次心脏手术。“唐医生,你又救了我一命。”出院后,谢大伯便急切地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唐医生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谢。

    让医疗服务就近,更“救近”

    罗阿姨与谢大伯享受的“家门口”专家会诊、绿色通道快捷转诊都是钱塘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成效的缩影。其中,分级诊疗即通过将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

    目前,钱塘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维护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一支关键力量,它们与浙大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紧密联动,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供了优质医疗资源及技术支撑。

    同时,钱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全面的全科服务,组建特色科室,签约家庭医生,确保居民小病能在社区得到及时诊治。此外,钱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站“向下”辐射辖区,通过设立卫生服务站点,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新城底色上,钱塘建设4家嵌入式智慧化产业园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了从“厂门口”就诊、平台转诊到医院治疗的“一站式”高效便捷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是分级诊疗体系的网底,是解决“小病到基层”的重中之重,而市区(县)医院是分级诊疗体系的中间层级,是保障群众“大病转上级”的关键一环。其中,城市医联体建设便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钱塘,市九院作为城市医联体牵头医疗单位,于2021年9月与区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签约,这意味着钱塘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4年来,钱塘努力拓展紧密型医联体内涵,让驻区省级医院也参与到钱塘医联体建设中来,使钱塘百姓多了一份选择,尽享医联体分诊转诊、较高医保报销等红利。

    此外,在分级诊疗深化建设上,钱塘推动三甲医院专家驻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胸痛、肿瘤早筛、肝病等专科联盟,在推进专家下沉的同时,促进社区全科医生在上级医院设立门诊,为转诊的患者提供更加亲切的就医体验与便捷的服务。

    接下来,钱塘将继续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双向转诊工作高效开展,优化医疗资源,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加快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的目标。

    (原标题《坐着轮椅送锦旗,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原编辑 冉佳鑫 严巍。编辑 吴东格)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