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再邀“两代表一委员”喜看新变化,什么吸引了他们?

潮新闻 刘佳明 通讯员 谭琴2024-11-29 11:35全网传播量1043
00:00
00:00

自2022年启动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以来,余杭的经济发展、城市面貌、文化建设等日新月异。为更好展示余杭的新面貌、新成就,余杭每年组织“喜看新变化”活动。

11月28日,余杭又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喜看新变化、共建新中心”。400余位“两代表一委员”边走边看边思考,在感受新变化的同时,也为更好建设“新中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思考?

首先,城市面貌有了新变化。

2023年9月,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城市设计中标方案官宣。余杭要打造以人为本的世界级城市中轴形象和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典范。这一年间,中轴线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新中心的未来美好生活,加入新中心建设,余杭举办了以“打开新中心”为主题的城市重要新中心发展成果展。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师、余杭区人大代表林殿男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2015年来到余杭,见证了余杭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在“预见蓝图”板块,看着即将落地在新中心中轴线上的一个个重大项目,他心潮澎湃。“专业足球场、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文体配套设施都是顶级的。这给了我们这些在这里创业和工作的人扎根的底气。”在他看来,余杭不仅在建设一个城市新中心,更是在打造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余杭锚定“让每个家庭‘好上学’‘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目标,坚持把教育均衡项目作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天元公学西站校区就是一所面向教育未来场景的现代化学校,今年9月正式开学迎新。

五常街道南滕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余杭区党代表陈海燕被天元公学西站校区的硬件设施所吸引。她表示,余杭是近年来浙江人口流入大区,特别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教育质量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我们余杭现在的教育越办越好,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余杭,为城市新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事实上,天元公学西站校区的建成只是余杭大力建设城市基础配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杭通过引入高能级教育资源、医疗机构以及高品质的基础设施,逐步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两代表一委员”还对今年11月亮相的玉湖综合体纷纷竖起大拇指。玉湖综合体以湖为中心,集美术馆、市集、营地等特色业态于一体,串联活力商业、文化艺术、生态湿地、科技创意、运动休闲等多维功能。

其次,科技创新有了新动力。

在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余杭大力推进“未来产业工程”。今年,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在余杭启用,为余杭科技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在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听了湖畔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医疗AI团队癌症诊疗全流程项目相关负责人分享后,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主任、余杭区党代表项坚民竖起了大拇指。 

“科技创新是余杭的一张金名片。今年看到了创新企业的最新成果,非常震撼。”他表示,成长在余杭的一家家创新企业,就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个“孵化器”。“我们也会为创新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给他们创新保驾护航。”

最后,文化传承有了新发展。

在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正式开馆。这意味着,又一个国家级文化地标落地良渚、落地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开馆的首展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走在馆内,一幅幅精美的宋代绘画调色打样稿呈现在眼前,令“两代表一委员”赞叹。

径山茶文化公园是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之一,一期样板段“梦山径”是一座集沉浸式表演、径山特色美食、茶饮、主题精品国风酒店群、古装风情馆为一体的宋代禅茶文化主题综合体。

浙艺文化艺术发展(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杭区政协委员仲秀芳流连于这两个文化地标中。“参观‘大系’典藏馆,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走进‘梦山径’,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在她看来,此次“喜看新变化”活动让她更坚定了文化自信,也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