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谭”经济丨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田里,“种”出了什么?

潮新闻 记者 谭晓锋2024-11-28 22:19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2022年11月,一份文件让嘉兴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这份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八个国家委办局印发,嘉兴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共同获批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成为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

如今两年过去了,嘉兴这片科创金融“试验田”里,“种”出了什么?

一个“既专又精”的专营机构

姚先生是浙江某齿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入选2011年度嘉兴市“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C类。他的企业在国内隐形矫治市场占有率达20%,行业排名第三,在2022年完成D轮融资,投后估值55亿元,目前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在姚先生正为企业发展资金担忧的时候,嘉兴银行科创支行主动找上了门,基于姚先生资信优质,企业成长性良好,以纯信用方式完成1000万元人才贷款授信,缓解了姚先生的最近困扰。

“早在2015年嘉兴银行就设立了行内首家具有科技属性、致力于服务科技企业的科技支行。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后,结合自身在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中的定位,目标打造有辨识度的科创金融特色银行。”嘉兴银行科创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陆晓燕介绍。

2023年4月,嘉兴市金融办会同嘉兴银保监分局向嘉兴市市场监管局提出《科技支行评定规范》嘉兴市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今年1月15日,全国首个科创金融领域市级地方标准——《科技支行评定规范》发布,对科技支行评定的基本条件、评定指标、分值计算、评定结果等内容进行了细化,进一步规范了申报、审核、评估认定等程序。

“《规范》对于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促进嘉兴市科技支行有序竞争、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银行机构更加专注、专业地服务于科技型企业。”

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专营机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服务科创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科技支行如何做到既“专”又“精”,一直是个难题。嘉兴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过程中,形成了科技支行专营机构探索的“嘉兴模式”。

嘉兴银行创新探索“四联一补”机制,有效破解科技金融投贷联动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收益不对称等瓶颈问题。并推出认股选择权、延期付息等产品,加大对初创期科创企业金融支持,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签订认股选择权375家,其中已实现19笔认股选择权行权收益,累计签订延期付息贷款378家。

嘉兴各银行机构也纷纷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如农业银行南湖支行获批成为全国系统内首批试点科创金融试点行,通过股东力、稳定力、融资力、创新力、产业力、企业力六力共26项评价指标,对科技企业评分划档、差异化授权;中国银行嘉兴分行迭代升级“中银科创贷”,打造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杭州银行嘉兴分行推出“科创金融3.0”体系,通过科创生态圈服务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

目前,嘉兴已有新认定科技支行14家,获批组建科创金融事业部(科创中心)13家,形成“科创金融事业部+科技支行”组织架构。截至9月末,嘉兴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3163.61亿元、同比增长14.82%,共有1035家(次)科创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超1216亿元。

一张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

位于嘉兴南湖新嘉街道的浙江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领域,2022年6月成功登陆科创板。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曾一度面临融资难问题。得益于嘉兴完善的科创金融服务网络,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该企业所说的科创金融服务网络,正是近年来嘉兴持续推动区域股权市场深度对接沪深北交易所,拓宽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的一个缩影。作为浙江省区域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嘉兴已推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在嘉兴合作共建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长三角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并创新建立企业科创板上市服务联盟等,通过打造企业上市服务“嘉兴板块”,为科创企业对接高层次资本市场铺路搭桥。

目前,嘉兴已有上市企业88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第3;另累计有65家企业挂牌“专精特新板”,12家企业通过“绿捷通”快速登陆新三板;今年新增备案辅导企业5家,新增报会企业2家,形成了科创企业梯次推进格局。不仅如此,嘉兴还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创投等各类金融业态深度融入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科创金融全链服务生态圈。

日前,平湖嘉创智谷新仓远景产业园举办了“伙伴银行”签约仪式。作为主办银行,平湖农商银行副行长沈佳表示,将通过与合作伙伴、科创园区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伙伴银行”是嘉兴创新建立的银园合作新模式,组建“主办+伙伴银行”金融服务联盟,探索建立银园共同话语体系。今年共确定嘉兴科技城、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嘉善归谷科技城、平湖智谷新仓远景产业园、杭州湾新经济园、桐乡市科级创新园等6个重点科创园区作为伙伴银行机制推广对象,目前已有4个园区完成签约,累计新增信贷投放6630万元。

11月28日,科创金融支持嘉兴专精特新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推进会暨金融顾问“送新政 助发展”金秋专项行动在嘉兴举办,相关专家为近百家专精特新企业解读政策,金融机构也发布支持科创企业的金融产品,为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据了解,今年以来,嘉兴组织开展“金融顾问”助万企服务活动,已累计服务企业6056家(次),落实融资金额381.44亿元。

“嘉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股权服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构建了‘中心+园区+工作站’的资本市场服务网络,形成“三所一中心”资本市场服务机制,普惠服务嘉兴全市科创企业。”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人陈昱说。

一场精准高效的数字赋能

嘉兴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基因生物医药技术和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建立的腺病毒基因载体技术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但因生物医药领域盈利周期长,企业尚未实现销售,财务报表不亮眼,企业一度面临融资难问题。  

农行嘉兴秀洲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出的首批近7000家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的企业清单,向企业发放了250万元科技创新再贷款,不仅利率低,而且从申请到放款,仅用3天时间。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而且通过线上申请,省时又省力。”嘉兴安宇生物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4月,嘉兴在全省首创建设了“嘉兴市科创金融服务平台”,建立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分层分类动态管理库,并实现与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交所“星企航”等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入库企业数已达到10515家,其中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占比超过42%。

记者登录平台查询,嘉兴科创企业的各项数据一目了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找到合适自己的创新融资产品和上市、融资配套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上线科创、普惠等金融产品430款,其中“延期付息”“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履约保证保险”“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保险”均为全国首创。

3月26日,浙江淏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张数据资源持有权证书,获得首笔660万元额度的贷款。这是全省落地的首笔“数据资产贷”,实现了全省数据资产金融化的“零突破”,成功打通数据要素从资产到资本的可靠路径。

通过迭代升级“嘉兴市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系统”,嘉兴对知识产权的32个子项目进行一键综合打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服务,目前,已有32家银行通过该系统,为223家企业完成线上专利评估1175件,评估价值总额为30.25亿元。

“嘉兴将持续优化科创金融生态圈,加快科创金融业务创新,完善科创基金矩阵,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走深走实,争取形成更多在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科创金融改革成果。”嘉兴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助推嘉兴科创金融发展,嘉兴首届科创金融与人才培养论坛成功举办
最佳实践案例!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被省里点赞了
漫“谭”经济丨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点一周年,试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