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2022年,嘉善县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以嘉善县西塘镇18个行政村为试点区域,一个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逐渐成势。
两年间,农综改革试点到底在西塘开了哪些花?结出什么果?
即日起,浙报集团嘉兴分社在潮新闻客户端嘉兴频道《善城有“范”》栏目推出《农综改革西塘说》系列报道。我们将笔触和镜头瞄准西塘“样板间”里的鲜活人物,邀请一位位农综改革试点的参与者、见证者、获得者,来说一说西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敬请关注。
海报设计 徐佳雨
利索地开锁开门,启动线上自助办理机,扫地摆货,整理快递废纸箱……早上8时多,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服务点里,45岁的小屋管家陆蓓瑾正为开业做准备。自从当上了这小屋大管家,忙碌就成了陆蓓瑾的日常。
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管家陆蓓瑾正在帮助村民查询快递。记者 顾雨婷 摄
为啥这么忙?“小屋功能多,要管的地方也多。” 陆蓓瑾边说边带我们逛了起来。小屋正门口,贴上了财政部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的标牌,步入室内,灯光明亮,右手边就是一台在线自助办理机,一旁是前台,另一侧的桌子上,整齐放着米面油、鸡蛋等等各种农副产品,俨然是一个小型超市;再往后走,又有快递寄存点、医疗巡回点、共富直播间等等数个功能空间,场地不小。
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西塘镇供图
原来,财政部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实施以来,西塘镇聚焦乡村数字经济建设,突出数字乡村深度应用,成功搭建实体化运作的乡村数智共富集成平台 ,创新出以“只要点一次”为主要特征的“多跨集成、最简应用、创业创新、联农富农”共富小屋模式,实现为民服务重心下沉,有效探索乡村数字治理和经济建设新通道。
截至目前,西塘镇已启用首批4个“共富小屋”服务点,并实现线下实体和线上“浙里办”APP同步运用,单个点位人均流量可达200余人次/日。找房子、找工作、报维修、找医生、拿快递……如今,在乡村共富小屋里,本地新老居民都能畅享服务“点一次”、办事“跑一次”的数智新生活。
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管家陆蓓瑾演示线上自助办理机使用。记者 顾雨婷 摄
“大姐,我要找房子,用这个自助机怎么找?”说话间,前台就传来询问声,陆蓓瑾快速打点起精神,一溜小跑来到了门口。原来是一位刚到本地打工的新居民,想就近租个房。自助办理机旁,陆蓓瑾手把手教起了线上系统的使用。只见她点击触控大屏,村子周边的房源一览无余,房内实况陈设和租住信息详细齐全,只要点击系统预约就能联系上房东实地看房,非常方便。
“配套服务的应用上线‘浙里办’App,有就业增收、三农服务、村务管理、智慧医疗等20多项服务场景呢!” 陆蓓瑾笑着说。像服务应用上的“找工作”专区,外贸专员、操作工、质检员等就业岗位选择众多,不仅能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也打破了村民的求职壁垒。目前,该应用通过对接长三角零工市场和上级人才网,荷池村专区已发布零工和长期用工岗位超1000个。
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管家陆蓓瑾正在整理货品。记者 顾雨婷 摄
帮人找了房源预约了看房,陆蓓瑾的手机提示音又响了起来。她打开小屋团购群,原来是65岁的荷池村村民沈雪英发了条信息:“大管家,我昨天定的猕猴桃到了没呀?新鲜的梨有吗?今天再下一单!”“有的,猕猴桃下午就送到,梨子我给你记上,赶得及下午一并送来,记得来取啊!” 陆蓓瑾快速回复,又去清点起了货品来,这一整理就大半天过去了。
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内景。西塘镇供图
“村里没有菜场,以前我们买菜都得骑个电瓶车去镇上,来回得半个多小时,现在群里喊一声,新鲜食材每天都能按时送达。”下午15时,沈雪英来取货,笑着说,“现在可方便多了。”原来,作为试点试验首批项目成果之一,西塘的乡村共富小屋借助了邮政“客货邮”三级物流体系来支持农村上下游产业发展,畅通了村民买菜和本地农产品销售的双向渠道,小屋不仅能“输血”,也能“造血”,有效拉农村动家宴中心、人才市场、养老市场和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成为强村富民的有效载体。
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的乡村共富小屋里,村民体验健康监测平台。西塘镇供图
“早上九点开门,晚上九点关门。” 陆蓓瑾说,平台打通了供需渠道,还不收手续费,村民们的生活也更便捷了。“服务场景多样,操作方式便捷。”一位村民点赞道,除了租房子,像预定家宴中心酒席、配药、取快递等民生事项,都能线上预约,线下直享。
目前,“共富小屋”为民服务应用已在全镇上线800余套房源,已发布零工和长期用工岗位超1000个,月均承担快递量5万单,今年以来,荷池村共富小屋已为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900余人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