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城乡 看风貌提升下徐徐铺展的共富画卷

潮新闻 记者 王玛咪2024-11-26 13:57全网传播量61.8万
00:00
00:00

古人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里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自然馈赠、有“百工竞巧、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有“崇文尚礼、义行天下”的人文风尚……浙江,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商业生活交相辉映,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栖居之所。

推进浙江城乡风貌提升,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从杭州西湖到乌镇水乡,自雁荡奇山至舟山群岛,浙江城乡正经历一场划时代的蜕变。近百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千余个未来社区、近千个未来乡村、千余个美丽城镇正共绘“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的瑰丽画卷。

日前,由浙江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潮新闻承办的“2024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活动顺利举行,11月19日-11月22日为期四天的行程中,三十余家央级、省级等主流媒体组成的采风团队走遍全省11个地市,深入基层,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讲述各地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的典型案例成果及群众真实感受,全景式呈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浙江城乡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风貌提升。

浙江城乡风貌提升,有何特色亮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城乡恰似人间天堂的现实映照。

城市不语,却因岁月沉淀的历史人文熠熠生辉。杭州南宋御街古巷蜿蜒、旧坊错落,今人仍能沉浸于旧时岁月的繁华盛景;绍兴柯桥古镇运河绵延、古桥横卧,脚下的青石板中仍可感受千百年传承的古朴醇厚……浙江城市,在现代化的都市风貌中,完好保存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乡村不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风貌自古留存,是浙江人民勤劳智慧的“活化石”。体验游埠街头的早茶习俗,各式精巧的点心里藏着当地百姓生活的热情和巧思;轻抚武义古城文昌阁的一砖一瓦,先辈的刻苦与聪敏浮现眼前,村风民俗传承着中华美德的精神火种……浙江乡村,人与山水和谐共生、人与传统相依相偎,铸就了绵延不绝的文明脉络。

“山水相依、新旧交融、快慢有序、内外兼修”,行走在浙江城乡,这是采风团队众人最深刻的体会,也是浙江城乡风貌提升形成的特色亮点。

快与慢。城乡风貌提升进程中,相较于项目建设的“快节奏”,文化的滋养与沉淀则较为“缓慢”。如何在城乡面貌的焕新之时,兼顾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

蓝调的民宿立面与金沙、碧海、红帆相映成趣,塑造出松弛离岛风情。温州鹿西乡党委委员金许阳称,鹿西 - 大门片“离岛慢城”县域风貌样板区秉持整岛保护与合理开发理念,坚持“渔旅融合”,借由全方位打造海岛慢生活文化,已收获超 3900 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让游客于此尽享异于城市的独特节奏与生活方式。

新与旧。城乡风貌提升是新旧融合的精心雕琢,是传承与创新并重。如何更正“重新建、轻保护,重现代、轻传统”的观念偏差,不盲目追求时尚元素堆砌,而是以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来还原城乡风貌的和谐统一?

千年古树、传统民居、石阶廊桥......进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大漈乡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整个村落充满了意境。始建于南宋的时思寺屹立至今,依稀可见宋时光华。大漈乡党委委员林步禹称,该乡依宋风古韵风貌,以千亩茭白为依托,串联雪花漈、柳杉王、时思寺古建筑群等诸多地标景点,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春赏杜鹃、夏乘凉、秋品茭白、冬观雪成为其鲜明旅游标识,成功推动地域风貌蜕变,彰显独特文旅魅力,在传承古韵中焕发出全新活力,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宋韵风情与乡村景致交融之美。

表与里。城乡风貌是外在形象,居民生活品质与文化认同则是内在核心。外在景观重要,公共服务等“里子”工程同样关键。如何让城乡既有新貌,又失升腾的烟火气息与人文温度?

杭州仓前街道万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葛晨昀称,该社区通过租赁等方式整合零散服务空间,建成超 2100 平方米的“果岭幸福满仓”共同体,健身房、社区食堂等配套满足全年龄段居民需求。同时,社区独创“1 + 8 + X”积分体系,居民可用积分兑换超市优惠券及社区配套服务。截至目前,已发放超 25000 分积分,以此构筑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生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文化认同。

浙江城乡风貌提升,有哪些具体做法?

浙江在城乡风貌提升进程中,积极探索多元路径,多维度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致力于打造独具魅力与高品质的城乡环境,在地域特色彰显、小微空间利用以及数智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了全省城乡风貌向着更优更好的方向转型升级。

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着力突出地域特色。各地深入挖掘自身的山水、民俗、产业等优势资源,融合自然、传统与现代元素,打造独特标签。

如金华兰溪市游埠古镇,在保护传统文化与古迹基础上创新古镇小吃、挖掘摄影文化,推出“早茶+摄影”两大IP及“肉沉子”“小肉饼”“贯休酥”等网红爆款。据游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楼子候介绍,今年古镇街上早茶店从16家增加至38家,引进了半壁江山、安若民宿、一酱一菜、旅拍等精品业态,新增就业岗位 500 余个,促进村集体增收与村民共富,激发古镇新活力。

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小微空间。唤醒活化边角空间、城市公园绿地、桥下空间等小微空间,并在其中植入丰富的应用场景。以舟山新城千岛街道茶山浦社区为例,将公园废弃车厢改装成咖啡馆,在绿地上搭建休闲帐篷、设置集装箱改建的咖啡房、打造房顶观景平台与沿河垂钓场,集纳自然景观与城市休闲功能,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深受欢迎。

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强化数智创新赋能。借助数智化平台达成项目建、管、运、营一体化,提升治理效能并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如宁波高新未来社区,汇集“人—房—物—事”关键基础数据构建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服务线上线下集成供给。据统计,目前该平台已注册用户超9500人,便民小程序上线80余个应用模块,访问总量突破160万次。依托其中开发的社区画像模块,高龄老人、低龄儿童、残疾人等六类重点服务人员可享受个性化服务,推动治理资源和服务供给精准匹配;居民“随手拍”“明珠报修”等模块则实现了社区治理“线上智管”,已累计处理解决群众吹哨事件300余件。

浙江城乡风貌提升,形成了哪些经验成果?

近年来,浙江全力擦亮“共富基本单元”名片,聚力塑造“浙里安居”品牌。全省各地积极行动,成果显著,打造了一批兼具创新和地方特色的风貌样板,比如杭州上城—拱墅特色文商旅样板区连接西湖与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融合烟火气与新风尚;宁波象山大目湾借助亚运等要素展现多种风貌与图景;温州鹿城滨江街道借“共享社·幸福里”契机,推进未来社区创建与治理;嘉兴海宁盐官镇重塑古城风貌并引入“音乐”IP 促新旧融合。

在推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浙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开拓新的工作举措,今年聚焦公共服务设施等四方面统筹提升,公布了首批 25 个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名单。同时,成功举办第二届“现代美镇大家谈”活动,百位美丽城镇建设相关负责人齐聚交流,为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新思路,全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品质省域样板。

在城乡风貌提升中,浙江持续探索“内外兼修”的实践之路,形成了哪些经验?

精准规划,通过深入开展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各类信息并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同时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温州五马街历史文化街区联合多部门,对街区的建筑风格、商业业态、文化活动等进行统筹规划,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名片,守护一城记忆;还有绍兴柯桥古镇,在规划时充分挖掘水乡特色与历史底蕴,对河道水系、古桥古街进行精心梳理与修复,重现“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乡风貌。

保护优先,各地重视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整体风貌与个体建筑、非遗等,整合资源,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与人才保障。富阳新登以“城市原真性”为原则推进古城的有机更新与风貌建设,做到应保尽保、修旧如旧,通过“微尺度”的局部改造活化利用古城空间;湖州南浔古镇多年来也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对百间楼等历史建筑进行精心呵护,同时传承湖笔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镇在现代社会依然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挖掘特色,秉持特色发展与差异竞争理念,因地制宜挖掘资源魅力并创新转化。嘉兴盐官镇借“一城故事一江潮”主题引入 IP 办节事、串线路,如今年试运营的潮乐之城,水幕瀑布墙再现钱江潮水奔腾壮阔;杭州桐庐莪山乡紧扣畲族元素,定位文旅特色,关停矿山与整治石材企业,利用腾出空间建成畲乡文创中心等特色文化场馆,培育稻香沈冠等产业特色村,让畲族风情成独特风景。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避免将居民生活与风貌建设分离,协调好环境、风貌、传统与现代生活关系,留住城乡生活温情与烟火气。例如台州临海紫阳古街,在风貌提升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保留了传统的居住功能,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引入特色小店与民俗文化展示,让居民生活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使古街成为充满生活气息与文化魅力的特色街区。

助力共富,在风貌提升中催生新质生产力与新产业经济,推动城乡向共富发展迈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多方面统筹提升。如首批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及相关交流活动也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思路与经验。像宁波鄞州下应街道作为试点之一,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商业与养老、托育等产业,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还创造了新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点,为城乡共富探索出有效路径。

如繁星点点般散布在浙江大地的城市与乡村,既是浙江人民的生活场所,又是精神家园。

如何使浙江城乡既有历史文脉传承,又有现代活力迸发?如何让这些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根”,留住可回首的美好、走向可期待的未来,有待持续探索和实践。

(本次采风报道团记者徐文罡、刘庆、蔡滢、鲁玲彦、叶无忧对此文亦有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2024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
【专题】整体大美,浙江气质
相关新闻
浙里起程、共赴和美 “2024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启动
名城绍兴,如何在城乡风貌提升中越来“越”好?
千年古城深化“潮城”底蕴、红船圣地蝶变跃升,嘉兴高质量书写全域美丽的风貌新篇章
守正创新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在保护与传承中发展的“浙江乡镇模式”
孝丰镇党委委员王德清:以人为本,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打造优质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