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有个温州青年在第二故乡杭州开起了理发店,二十多年来坚持为社区及附近60岁以上老年人义务理发,甚至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2017年,随着共享单车的推出,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日渐突出,影响了市民日常出行。他化身“单车猎人”再次行动,带领志愿者上街,将东倒西歪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在社会的呼吁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如今杭城街头的共享单车停放越来越有序。
2019年,他专门成立了一条“迎亚运·益起来——倡导无烟西湖”志愿行动专线,发动志愿者弯腰捡拾烟头,同时还不忘号召广大游客加入无烟西湖行列。
这些推动城市文明发展的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杭州公益名人张能庆。
张能庆为老人义务理发 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这些早已融入张能庆生活的公益行为如落入西湖的丝丝细雨,在杭城泛起阵阵涟漪。
51岁的大姐贾丽明为了“感化”小学四年级正处“叛逆期”的儿子,跟着张能庆团队的志愿者一起,在五柳巷捡烟头,一次两次便干“上瘾”了。如今,开着小超市的她和丈夫两人轮流做志愿者,夏天在吴山广场送凉茶、冬天踩着缝纫机为街坊领居修补衣物、换拉链。“当外地游客因为一杯凉茶对杭州这座城市留下好感,看到往来路人自觉掐灭烟头,我就觉得成就感满满!”,贾大姐笑着说。
张能庆工作服务站宗旨 受访者供图
随着团队里像贾大姐这样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张能庆也清楚地感知到自己面临的责任与挑战。2014年,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完成注册,他本人也离开了理发行业,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服务站致力于开展助老、助学、助困、助力城市文明与环境提升、关注特殊群体等公益行动及公益宣传活动,接连推出“银丝坊”公益理发、“微爱”助学、“清篮行动”、单车猎人、无烟西湖等十多个省市区各级项目……这些行动通过志愿者和受益市民传播开来,获得了相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更多市民、群众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来。上至80岁老人,下至3、5岁孩童,如今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在各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人数已从寥寥数人增长至2万余人,“张能庆公益服务站”也已成长为独具杭州城市人文特色的公益品牌。
在张能庆看来,公益服务站的成长,是杭州市民公益意识觉醒和提升的反映,但是光有一个“张能庆公益服务站”还远远不够:“我希望更号召更多个人和组织一起做公益,同时为想做公益的市民群众搭建一个更加规范和高效的平台。”近年来,张能庆公益服务站也在联动更多社会公益组织力量,在杭城大街小巷开展公益服务。
由张能庆公益、戚宝兴公益、凤凰公益联合成立的尚礼益民志愿服务总队在紫阳街道开展便民服务 受访者供图
由张能庆公益、戚宝兴公益、凤凰公益联合成立的尚礼益民志愿服务总队在紫阳街道开展便民服务 受访者供图
由张能庆公益、戚宝兴公益、凤凰公益联合成立的尚礼益民志愿服务总队在紫阳街道开展便民服务 受访者供图
当被问起如何看待社交媒体上一些目的不纯粹的公益行为?张能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无论做公益的目的是什么,只要他确实在做好事,我们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 他坦言,服务站也有一些学生最开始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刷公益时长”而来,但一次次参与公益活动后的感受和反馈就像是阳光和雨露,让这颗小小公益种子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我们不苛求每个人都抱着纯粹的目的来做公益,重要的是你确实做了,哪怕只是参与公益宣传,让公益行为被更多人关注,在我看来也是在做公益。”
的确,被看见也是一种鼓励,在传播也是一种支持。
为了助力盆景变风景、风景变风尚,号召更多群体关注公益、参与公益,潮新闻联合“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共同上线“益起来公益”线上圈子,号召各级群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同时也鼓励每一位志愿者在“益起来公益”圈子发布公益日记、传播公益理念,做好公益宣传,让公益之风吹向每一个角落。
每周,潮新闻将与@张能庆公益服务站一起,通过圈子里的公益日记,评选出一名“公益潮人”,对其作品进行稿费激励。
种下一颗种子,静待一朵花开。无论你是志愿达人,还是公益小白,亦或是志愿组织,“益起来公益”圈子都是你分享志愿故事、畅谈公益理念的空间,我们希望更多公益善举被看见,也号召更多网友一起参与公益、记录善举,传递爱心与善意,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