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纺都”柯桥,中国轻纺城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吸引了来自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他们在这里寻找商机,也在这里生活、工作。随着外籍人口的增多,对于多层次、国际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绍兴市中心医院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于2023年8月开设了国际保健门诊,为外籍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外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更成为了柯桥国际化宜居环境的一张靓丽名片。
专业团队 筑起国际化医疗服务的基石
在绍兴市中心医院一楼的内科诊疗区,国际保健门诊以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贴心的服务,成为了外籍患者的首选就医地。印度商人Harish Kumar长期在柯桥经商,因尿路结石,需要接受相关治疗。在国际保健门诊,他享受到了泌尿外科专家的点对点专科服务。通过专家定制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里的医生非常专业,也很耐心,有专门的翻译医生用英语与我交流,让我感受到了国际化的医疗服务。”Harish Kumar说。
不同于其他专科门诊,国际保健门诊专门配备了两名专职人员,并组建了一支由40名专家组成的坐诊团队,覆盖除急诊外的所有学科领域。这种配置确保了外籍患者无论遇到何种健康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专家进行精准治疗。
此外,该院还尝试依托沪杭专家基地的资源,为外籍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与手术服务。这种多元化、高质量的治疗方案,让外籍患者在柯桥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
国际保健门诊也在各类国际赛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刚刚结束的2024绍兴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外国配速员因突发伤情被送往绍兴市中心医院急诊。该院国际保健门诊在翻译医生的帮助下,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伤口进行了处理。这些实战经历不仅检验了门诊的应急能力,也提升了医院在国际医疗领域的知名度。
精细管理 全流程便利举措彰显人文关怀
于细微之处彰显品质,绍兴市中心医院的国际化医疗服务不仅局限于门诊的单一环节,而是细化到患者就医的每一个步骤。俄罗斯友人Sherstobit的就医经历,就是该院精细管理的一个例子。
11月19日上午,Sherstobit因手麻来到绍兴市中心医院就医,原本挂错了治疗科室,但在国际保健部负责人孙欢欢的帮助下,及时转到了正确的科室。期间,孙欢欢不仅帮她完成了挂号、检查预约等手续,还全程陪同就诊,让她倍感温暖。“虽然一开始有些波折,但医院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好,让我得到了很好的帮助。”Sherstobit在回忆起这次就医经历时,仍感激不已。
据悉,在诊前预约挂号环节,该院门诊提供了移动端预约服务,并在门诊还设置了一对一的翻译陪诊服务,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能够顺畅沟通。在就诊过程中,门诊为外籍患者准备了单独的诊室,并提供女性医护人员为女性患者服务。当外籍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时,医院还根据外籍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提供了个性化的饮食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能够简便快捷地完成体检,体检中心特别准备了英文版的体检报告和指南。同时,医院还建立了外籍患者服务微信群,定期发布健康资讯和就医指南,方便患者随时咨询和获取帮助。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确保外籍患者能够享受到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跨文化交流 构建多元化医疗服务平台
“Blow this paper hard,good boy!”11月19日,在绍兴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儿科病房里,儿科主任医师俞红粉正在用英语向4岁的印度小朋友问诊,并告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前一天我们来门诊,碰到了这个俞医生,她用英语告诉我们孩子有肺炎,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医生也来查房,用英语跟我们交流病情,就医体验非常棒。”家长Satheesh Kumar点赞道。
俞红粉医生在采访中指出,儿童因年龄和认知水平限制,难以准确表达身体状况,这对儿科医生的专业与沟通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儿科医生不仅需具备扎实医学知识,还需极大耐心和细致态度去倾听孩子,并与家长有效沟通。为此,每位儿科医生都学习了基本的医疗常识英语。
在国际保健门诊区域内,一个新设的“文化角”引起了记者关注。这里摆放着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知识以及绍兴本地风情的中英文书籍和宣传册,让外籍患者在就医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此外,医院还定期举办中医养生讲座,邀请外籍患者及家属参与,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
绍兴市中心医院院长陈丽娜表示,去年,借亚运会契机,该院推出的国际保健门诊,如今已成为医院的一张金名片。仅一年时间,该院为外籍人员提供了千余人次的体检服务,门诊服务人数已破万,同时接待了300余名外籍住院病人。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医疗环境,为外国友人提供最优医疗保障。同时,将持续提升设施条件,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每位外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专业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