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揭晓 丽水摄影家王培权获艺术摄影类金像奖

    潮新闻 记者 叶锦霞2024-11-24 02:51全网传播量6264
    00:00
    00:00

    11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20位摄影家分获纪实类、艺术类、商业类三大类殊荣。其中,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丽水摄影节、世界摄影人大会办公室主任王培权凭借作品《生活在瓯江两岸的人们》获艺术摄影类金像奖。这也是时隔20年后,丽水摄影家再次“捧回”中国摄影最高荣誉。

    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暨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

    王培权(左三)参加现场颁奖仪式。

    作为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的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历来备受瞩目。据悉,本届摄影金像奖自今年3月12日启动申报至6月12日截稿,共有285位摄影人申报,其中纪实类162人,艺术类103人,商业类20人。

    生活在瓯江两岸的人们(之一) 2006年,丽水庆元,山顶上跳舞的两个人。

    生于斯、长于斯,王培权是一位在丽水本土成长的摄影家,也是历届丽水摄影节和世界摄影人大会的主要策划者、执行者。2007年起,他的作品《丽水老街》《中国廊桥》《人造美景》《相·像》等先后在美国、荷兰、比利时、罗马尼亚以及国内连州、济南等地展出。“我从大学时期开始爱好摄影,算起来已经有三十来年的‘摄龄’,但我的拍摄空间一直就是家乡丽水,我所拍摄的主题也始终与这片土地的乡土风情息息相关。”王培权说,丽水的摄影土壤本就丰厚,在传统村落、云海梯田、高山谷地等,时常可见一批批扛着相机的本土摄影人,他们不断记录着丽水社会生态变迁,也在探索摄影转型之路。

    早在20世纪初期,摄影走入丽水,在一代代本土摄影人的共同“催化”之下,让这座山城的摄影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1980年,初小青的《影途遇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摄影“亚洲文化中心奖”,这是丽水摄影师首度在国际赛事中获奖;此后,丽水摄影家持续在全国影展、中国国际影展等各类重大赛事获奖,1989年,吴品禾荣获首届中国摄影金像奖,1992年,林永乐获第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金像奖,短短10多年,丽水实现了从成绩空白向频频折桂的跨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丽水摄影从萌芽阶段逐渐发展壮大,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为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成为丽水一张闪亮的文化“金名片”,打响了城市摄影文化品牌。

    1999年,丽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摄影之乡”。

    近年来,丽水持续推进国际摄影名城建设,逐步构建起一条相对完整的专业化摄影服务产业链,涵盖了摄影器材销售、拍摄、展览以及影像输出等环节。据统计,目前丽水已建成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省级摄影之乡、省市级摄影创作基地40个,摄影相关企业达1000余家,摄影从业人员上万人,具有摄影基础的爱好者更是达到数万人。丽水学院还专门开设了摄影专业,全民摄影的创作氛围为丽水摄影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同时,丽水也积极推动摄影文化“走出去”。除丽水摄影家群体组团走出国门,在法国举办专题展览外,丽水也选送本土摄影师作品参加荷兰格罗宁根摄影节、洛杉矶图片博览会、意大利奥尔维耶托摄影节等。此外,丽水还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机构、协会团体建立长期交流,成功打开了丽水汇通海外的摄影文化交流通道。

    今年,韩国丽水市与丽水共同策划了“我们的名字叫丽水”友好城市主题摄影暨文旅推介展,25幅来自丽水摄影家的摄影作品在韩国丽水市政府大厅、李舜臣图书馆展出。浓郁的中国元素、丽水特色以及传统民俗,这些都吸引了众多韩国市民的目光。

    “国际友城资源与国际化摄影平台的互嵌,是丽水发挥要素集聚‘乘数效应’、推进打造国际摄影名城的一项有效探索。”丽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丽水已与32个国际友城“互粉”,并与33个国外城市签订友好交流关系备忘录,打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丽水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市民正在观展。

    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来摄影节的培育,也让丽水摄影在世界范围形成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传播影响力。“任何城市想要走向国际,面向世界,与全球资源接轨,需要一条重要的纽带,当下的丽水已经找到了一条非常适合自己的输出纽带,那就是通过摄影这个平台。”该负责人表示,从2004年举办第一届丽水摄影节,到2022年举办首届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如今丽水已形成“一年一节,一年一会”的活动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等通过摄影认识丽水、走进丽水,“丽水摄影”金名片愈发闪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