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越观察丨去“班味”,绍兴年轻人爱上“花式夜校”

    潮新闻 记者 徐添城2024-11-21 07:55全网传播量61.1万
    00:00
    00:00

    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学。

    在青年夜校风靡之前,这或许是很多上班族不敢想象的生活状态——刚下了班,又把自己送进了课堂。

    这样的“好学青年”还不在少数。根据绍兴团市委最新统计的数据,自今年1月绍兴打出“越青夜校”品牌、开设第一期课程以来,截至10月底,绍兴全市共有1.51万人次青年走进夜校教室,开启多样夜生活模式。

    当前,青年们的学习热情只增不减,他们提出了更多课程需求,期待玩出新花样。我们不禁要问,让年轻人“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越青夜校”,究竟魅力何在?

    绍兴青年在“越青夜校”上绘画课。绍兴团市委供图

    热衷上夜校的年轻人

    “今晚‘青椒’吗?”这是上虞区年轻人之间新的流行语。自今年5月该区把夜校品牌自主命名为“青椒夜校”以来,青年之间打招呼的方式,有了改变。

    上虞姑娘杨柳(化名)是朋友们心中的“青椒发烧友”。周三上烘焙,周五学美妆,她的业余生活在周围人看来格外丰富。“换个社交圈子,给自己去去‘班味’。”这是杨柳喜欢上夜校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大部分年轻人愿意走进夜校的重要原因——工作之外,是时候还一点空间给自己了。

    于是,基于青年群体提出的精神需求,今年1月,绍兴各地陆续办起了各有特色的“越青夜校”课程,内容集中在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手工技能等领域。这些课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青年活动中心等平台开展,对很多学员来说,下个楼就能把课上了,“想懒都没法懒”。

    从市场反馈来看,绍兴各地的“越青夜校”确实“拿捏”了年轻人的喜好。“我们通过各级团委小程序和微信群发布的课程信息,常常‘秒光’。”绍兴团市委基层工作部部长王富最近刚对今年前十月的夜校数据做了统计,“为了满足学员需求,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打造了60余个授课阵地,推出形式多样的课程382节,走进课堂的学员超过1.5万人次。大家对课程热情很高。”

    王富也试着分析了“越青夜校”的吸引力所在:“首先是方便,我们的授课地点分布较为合理,大部分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新本领。再就是费用较低,夜校课程以公益服务为主,除了耗材高的一些课程外,一般费用以50元一堂课为上限,对年轻人来说比较划算。”

    方便、划算,外加内容丰富,这些要素给了年轻人“说上就上”的底气,也让“送自己上学”成了青年交友圈中的热门话题。

    绍兴青年在“越青夜校”上美妆课。绍兴团市委供图

    夜校老师的AB面

    90后何琰是诸暨飨街青年街区内的一名乐器培训老师,她的本职工作是给各年龄段的小朋友上吉他、尤克里里课程。现在她有了一批“大龄”学生。

    今年3月,诸暨团市委依托飨街这一平台正式上线夜校课程。何琰主动报了名。

    但她不是报名成为学员,而是申请成为授课老师。“加入夜校,一方面是想与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现在市场的最新需求,借此调整我们的运营手法和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打响机构的知名度,让更多学员认识我们,为自己打一波宣传广告。”

    何琰现在接触到不少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青年群体,有人最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上上课,后来却成了“乐器粉”。“根据学员们的需求,我们现在在吉他、尤克里里的基础上,还加了声乐、架子鼓课程,慢慢有了自己的‘粉丝圈’。”

    诸暨青年在飨街青年街区上乐器课。绍兴团市委供图

    何琰也在学员的推荐下,报名参加了街区八段锦课程的培训。“没有教学安排的时候,我自己也去上上课,‘充充电’。”在上课的过程中,何琰得以以学生视角感受夜校学员的求学需求,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夜校授课方式。

    目前,绍兴全市各“越青夜校”内共有授课老师183人,像何琰这样的社会执教老师占多数。“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王富说,各级团委开创夜校,是为了满足青年需求,提升青年群体的获得感,并不是为了与培训机构抢市场、挤占他们的发展空间的。

    “许多培训机构的老师在技艺与教学经验上比较成熟,我们欢迎这些老师为夜校助力。”在王富看来,机构与“越青夜校”的双向赋能,是激发课程活力的关键因素。未来,这样的互动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也在发掘社会各领域青年人才加入夜校师资团队,相信我们的课程专业度和趣味度还会不断提升。”

    夜校进入next level

    学遍游泳、街舞、竹编、乐器、调酒的年轻人,现在对“越青夜校”有了新的期待。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夜校学到的东西能成为“副业”支撑?

    这是对职业技能的认可度提出的需求。而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在柯桥区,“学完就考证”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已经安排上了。

    10月13日,一堂中式面点师课程在柯桥区职教中心开班,在老师指导下,学员们学习了营养配餐知识,并动手制作了葱卷、肉包等中式面点。按照课程安排,经过6次系列培训,这批学员就可参与由区人社部门统一安排的考试,通过即可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可见,柯桥夜校已经进入新阶段,在兴趣培训的基础上,它开始向“职业技能型”转型。“通过夜校获取职业教育证书,让青年们今后不论是选择创业还是就业,都能得到很大的助力。”柯桥团区委副书记叶帆说。未来,学员们还能在夜校学到保育师、电子商务师、短视频制作等职业技能型课程。把兴趣变成专业,甚至成为职业,都将成为可能。

    在越城区,夜校模式有了另一种延伸——“越青午校”来了。

    绍兴青年在“午校”课程做手工花灯DIY。绍兴团市委供图

    在该区中关村科技园做设计师的00后青年吴润涛这段时间吃了午饭就往隔壁楼宇赶,“骑车只要5分钟,就能到教室了。”他刚刚报了八段锦课程,每周利用一个中午,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活动活动筋骨,在他看来是对“久坐不动”的自己的一种身体修复。

    “8节课只花了399元,省下几杯奶茶钱就能学到一门课程,我觉得特别划算。”吴润涛说,“在我看来,相比‘夜校’,‘午校’的时间更加可控。因为工作日的午休时间相对固定,也不会因为朋友聚会或其他原因需要调课,这使得我们的学习可以更加心无旁骛。”

    “绍兴正在探索更多元的‘越青夜校’模式。”王富说,基于青年们的诉求,当前,绍兴各地各级团委已经开始“头脑风暴”,力争打造形式、内容更为多样的课程。新的课程一定会更有吸引力。夜校“发烧友”们,可以查查自己的“档期”,准备花式入学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