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南宋临安古都的文化经济与时代价值?浙工大这个会议专家们来畅谈

潮新闻 通讯员 张晓瑶 李宇欣2024-11-18 09:47全网传播量753
00:00
00:00

南宋临安城作为长江以南的两大古都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将传承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与城市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对推动杭州乃至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深入挖掘其文化经济与时代价值,做好数字化保护和文化传播工作,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江南地域城市文化,践行“真”“情”“实”意”的四字要求,努力创造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精品之作的必要之举。

11月16日,“践行‘真’‘情’‘实’‘意’,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浙江工业大学主办,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业大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宋古都研究院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围绕中国古都的历史地理,杭城的文脉与景观以及杭州作为临安古都文化版图的演变等进一步探讨了杭州作为宋韵文化传世的空间载体,其独具的古都、西湖、良渚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对于深度挖掘南宋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杭州乃至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助力打造杭州世界级文旅产业的金名片。

会议邀请了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耀,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令福,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教授杜正贤,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周膺出席。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七十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参会。浙江工业大学南宋古都研究院院长、教授梅新林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李令福,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教授杜正贤,浙江工业大学南宋古都研究院院长、教授梅新林,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周膺,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姚冬晖,浙江工业大学南宋古都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马鹏飞,良渚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周苏,浙江工业大学南宋古都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张弛,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永娟等专家作主题分享。专家们高度肯定了杭州,作为南宋都城,不仅是经济与文化繁荣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范,其历史地位在中国古都中占有重要一席;杭州专家和学者在探索城市文脉、性格和特点方面的深厚功力,以及从当代城市化角度审视杭州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如何发掘更新和保护南宋御街、良渚古城等历史遗迹,彰显南宋皇城的古都价值这一课题仍然值得几代考古学者和文化工作者深度重视;强调应从广阔的历史和全球视角来重新评估杭州的历史地位,以充分理解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版图中的重要性。

分会场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南宋临安古都城市空间开发、城市文学空间、遗址保护开发、园林景观等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深入分析了杭州余杭古城的双城体系、南宋临安西湖沿线的建筑特征,以及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同时也探讨了宗教场所在城市中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聚焦于两京城市文学空间的发展演变、须溪词中的“说京华”书写,以及南宋城市笔记中临安园林景观的文学表现,进一步探讨了文人对城市景观的审美与心态。

最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晓玥总结指出,南宋古都历史文化精神的研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贡献,实现了历史与当代的会通、宏观与具象的互补、文学与文化的共鸣,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友谊的加深,并期待社会各界未来对南宋古都研究院和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更多支持。

本次会议为挖掘古都风貌,传承宋韵文化,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城市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古都研究、城市文化及其精神研究、文学地理研究注入情感动能;更加明确了要坚持历史和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持续推动历史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