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实现了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升华。而伴随改革春风吹拂的,是市场信心的提振、群众创业热情的高涨、生活幸福指数的攀升。
2024年已进入百日攻坚倒计时。我们以县域经济为观察点,将杭州建德作为改革观察样本,探寻县域改革中的生动案例。即日起,潮新闻将陆续推出《干字当头 “城”势而上——“创”在建德 很幸福》系列短片,亲历发生在创新创业路上的美好瞬间。
18个褶,皮包透汁,口味咸香辣口……但凡吃过建德豆腐包的人,定让被这独特口感而着迷。当蒸汽绕满蒸笼,就到了包子出笼的时候。此时吃上一口,面皮松软,汤汁溢出,有些烫嘴,但咸鲜味迅速征服舌尖。也正因如此,老饕们更偏爱到店品尝。
可这独有的美味如若只能堂食享受,让很多人都在遗憾。离开了建德,离开了杭州,食客们是不是就吃不到这口美味了?
困局之下必有解题之法。在建德航头镇航川村吴潭工业园区,豆腐包工坊内的生产线上,“豆腐包师傅”们每天都在忙碌着。在这里,每天都能量化生产8万只包子,其中可供应手工豆腐包1.5万个。在先进食品生产线、低温冷库及速度库等生产设备的配套下,这些包子虽为预制产品,但也能保留堂食的绝佳口感。
作为豆腐包工坊的负责人,伊成解释道:“相比鲜肉包,豆腐包做预制菜的难度是很大的。一个是豆腐的原料一旦保鲜不当容易发酸;第二是靠室温醒发的面团难以成统一标准。所以我们在引进生产线的时候,重点突破了豆腐包生胚和冷链技术。”
不止于此,豆腐包工坊还借助线上线下双渠道,打通预制豆腐包的销路。目前,工坊除了将预制豆腐包销往酒店食堂、连锁餐饮、早餐店以及各省经销商外,还已自主培育电商销售团队,通过抖音、天猫、淘宝、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以及新媒体渠道,打响建德豆腐包品牌影响力。
伴随销售渠道的打通,豆腐包工坊为本地提供出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航头镇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截至目前,豆腐包工坊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为本地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实现人均月增收3500元,带动本地原材料年销售40万余斤。
【记者手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个人而言,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当下,一技之长可以照亮就业创业之路,更能成为立身之本、就业之基。如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提高劳动者技能素养、拓宽创业机会,是各地政府努力改革的方向。
然而,建德却让小小豆腐包,成为了千家万户的致富法宝。这就得益于“建德师傅”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德师傅”涵盖许多门类,包括“豆腐包师傅”“草莓师傅”等。像是在豆腐包工坊上岗的“豆腐包师傅”们,大多都参与过建德豆腐包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而针对想要学习诸如豆腐包制作手艺的市民,皆可在“建德师傅”公共实训基地参与免费培训,享受统一教学标准、统一考核要求、统一创业模式等技能服务。截至目前,“建德师傅”公共实训基地(建德豆腐包制作)已累计培训7425人次。
有了一技之长才有立身之本。依托“政企联动、校企合作”模式,“建德师傅”特色公共实训基地除了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再做完善外,还新增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平台服务,逐步构建起培训、实训、就业、创业和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培育体系。在此创业孵化氛围下,建德“豆腐包师傅”们在学得一技之长后,纷纷敢于走出去创业。例如“毕业”于建德市方文龙建德豆腐包技能大师工作室、建德市同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明星”个体和子平台的学员,均在学成后去往全国各地创业。“建德师傅”做法也已入选全省共同富裕示范案例。
当越来越多的“建德师傅”们“凭技能”踏上创业之旅,共图富裕的美好蓝图也将逐渐成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