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院合作研修学思集|以“六个必须坚持”指引推动卫生健康现代化

潮新闻 编辑 孔依群2024-11-12 04:17全网传播量1782
00:00
00:00

编者按: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推动浙江省与中国社科院的“省院合作”,开创了我国最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省域开展战略合作的先例。近日,新一轮“省院合作”社科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暨全省社科理论骨干研修班在京举办,全省200位社科理论骨干先后赴中国社科院参加研修,学员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我们选取部分学员的学习感悟予以刊发,供交流分享。

本期分享学员——杭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徐青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的新一轮“省院合作”社科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暨全省社科理论骨干研修班在京顺利结业。这是一场接触“行走的参考文献”、接受思想洗礼的盛事,加强了浙江社科交流、助力浙江社科理论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教授深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我收获良多,并激发了很多工作思考。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是深入学习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以下围绕研究工作中关于卫生健康现代化及其政策适配问题分享一些学习感悟。

“六个必须坚持” 是学习领会新思想的“金钥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精神特质、理论品格、源头活水、科学方法和世界视野,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必须坚持”,是学习新思想的“金钥匙”。一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新思想的根本价值,是我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解放一脉相承。二是坚持自信自立,这是新思想的精神特质。自信自立来源于独立自主这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和自强自立的决心。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是新思想的理论品格。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这是新思想的源头活水,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要更加聚焦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破解之道。五是坚持系统观念,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结晶,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践的理论升华,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整体观点的时代表达。要求我们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六是坚持胸怀天下,这是新思想的世界视野。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源于中华文明的禀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

“六个必须坚持”是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整体,体现了新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不仅有利于更好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也有利于我们把新思想贯彻落实到实践工作的全过程。

以“六个必须坚持”指引推动卫生健康现代化

“六个必须坚持”,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为“健康中国”和卫生健康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一名卫生健康理论工作者,深感“六个必须坚持”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逻辑起点,以“六个必须坚持”指引推动卫生健康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深刻认识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人民至上是党的信念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刻阐释了健康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支撑性作用。新时代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全民健康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共同健康作为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更好统筹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模式。

(二)坚持自信自立,明确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的方位与方向

自信自立是新思想的精神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发展成效显著,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部分指标提前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新时代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应当坚持自信自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找准卫生健康工作的历史与现实方位,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加快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和质量效益提升,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的使命担当

守正创新是辩证思维和科学的发展思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在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和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冠疫情防控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越性、卫生健康发展道路的正确性。新时代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应当坚持守正创新,在尊重卫生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围绕新时期群众健康新需要、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切实提升卫生健康工作的使命担当,做到“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四)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新时期卫生健康供需两侧协同发展

问题导向是破解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方法。新时代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应当紧盯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以解决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着眼点,统筹卫生健康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把工作着力点聚焦于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医疗、医保、医药和医学科研教育同向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统筹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

(五)坚持系统观念,确保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落实落地

系统观念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新时代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应当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从健康服务对象的整体性、健康服务内容的连续性出发,以系统观念推动维护人民健康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服务体系、评价体系精准落地。要面向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贯穿健康服务全过程,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快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机制,从依靠医疗卫生服务“小处方”转向更加突出社会整体联动“大处方”。

(六)坚持胸怀天下,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胸怀天下要求我们要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新时代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应当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要强化内外联动,深度融入全球健康治理。要加快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更多卫生健康领域全球公共产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健康风险与挑战。要积极回应世界人民普遍关切,向世界讲好中国健康故事,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