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米黄外墙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整齐划一的雨篷花架为小区增添了精致的点缀,焕然一新的环境为居民带来舒适安全的居住体验……日前,北干街道北干一苑社区基本完成外立面改造。保笼拆除了,外墙也扮靓了,还安装了雨棚、晾衣架、置物架、空调罩四件套,打开了一千三百多户居民的美好新生活,他们享受着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人心的凝聚。
北干一苑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典型老小区,至今已有30年历史,是北干新区的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共有房屋38栋,111个楼道、业主1300余户。在北干一苑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保笼。经多年风吹日晒,保笼出现生锈老化,成为悬在居民头顶上的“定时炸弹”。当火灾发生时,保笼非但起不到保护作用,还有可能变成逃生的“拦路虎”。因此,保笼的拆除和外立面的改造不仅是美化工程,更是一项关乎居民安全的紧迫任务。
为了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进行,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走访,从3月15日公示改造效果图到3月29日拆除第一户保笼,从5月15日第一批167户全部拆完到9月29日外立面改造基本完成......目前,共计1306户居民配合完成保笼拆除,顺利按照预期时间完成阶段改造任务。
家住在一楼的邬阿姨,面对楼上装修带来的沙尘石灰飞扬、多处漏水的糟糕状况,不堪其扰,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
社区书记曹凯在得知情况后立即来到老人家中查看情况、耐心倾听老人的担忧和顾虑,积极协调装修队,最后帮邬阿姨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污水管网问题。让邬阿姨一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怀。
邬阿姨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主动向曹凯表达感激之情,并写来了表扬信。
街道和社区始终将居民的小事视为己任,难事当作家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慢慢地和居民的距离也在悄悄地贴近。
旧改期间,社区的孩子们迎来开学季。一个新的难题出现了。如何在施工期间确保孩子们按时上学,大人们顺利上班?
面对这一难题,街道、社区、施工方、物业和业委会共同商讨对策。大家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了通过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小区道路在开学期间畅通无阻的共识。
开学当天,各方有条不紊开始行动。施工方确保施工车辆和人员有序进出,不占用公共道路。物业增派了安保人员,在开学期间对小区入口和主要道路进行疏导,确保车辆有序停放。业委会与施工方和物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之前我还担心旧改会影响我们出行呢,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社区真是把居民的事儿放在了心上,为孩子们考虑得很周到。”居民李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开学这几天,我本来还挺担心路上会堵,没想到社区这么用心,道路很畅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干一苑社区在开学期间,孩子们背着书包,轻松愉快地走向学校,大人们也顺利踏上了上班的旅程。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改造期间的晾衣问题、车位问题、沿街楼栋居民的安全顾虑、保笼上种植的蔬菜花木移植等问题,社区都一一协调解决。
“在旧改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更注重人心的凝聚和情感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真正感受到改造的温度和价值,才能让改造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曹凯这样说道。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居民燃眉之急,更通过社区的暖心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北干一苑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真心换民心”。用心倾听居民的声音,用情温暖居民的心田,让这项旧改工程,不仅有速度、有质量,更有温度、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