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育+科创”主题研讨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会上,上海体育大学发布了《2024全球体育城市指数》,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东京位居全球体育城市综合排名前五;中国此次有三座城市跻身全球50强,其中北京、上海分别位列第29、30名,杭州则是本次新入榜的城市,排名第48位。
自2022年起,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排名已连续3年向全球发布。
杭州首次入围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排名前50位
上海加速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全球顶级体育城市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2024年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是上海体育大学依托国际体育经济学会,与世界知名大学与学术机构开展紧密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该指数通过全球城市的体育历史与传统、体育赛事影响力、媒体传播力和职业体育影响力等四个维度,识别和评估全球主要城市在体育领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全球体育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会上,指数课题组负责人刘东锋教授对《2024全球体育城市指数》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充分肯定了体育科创在全球体育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刘东锋指出,在面对全球秩序变化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2024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既显示出强劲韧性,也有创新和突破。
首先,“全球体育城市排行”中榜单前5城市保持了相对稳定,较去年相比仅在排位上有所区别,依次是纽约(较2023年上升2位)、洛杉矶(较2023年无变化)、伦敦(较2023年下降2位)、巴黎(较2023年上升1位)、东京(较2023年下降1位),顶级的全球体育城市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其次,从总体榜单上看,北美地区上榜城市分布相对均衡,各个排名段均有上榜,体现出较高的整体发展水平;欧洲体育城市也实力强劲,在全球50强榜单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并在前十强中占据4席;亚洲上榜城市中,4个城市跻身前20强,分别是日本东京(第5名)、卡塔尔多哈(第11名)、阿联酋迪拜(第16名),以及新加坡(第18名),这些头部城市呈现出较高竞争力,同时,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亚洲其他城市也在加速追赶;大洋洲城市之间差距拉大,墨尔本排名第6(较23年上升3位)、悉尼排名第22(较23年下降6位)。刘东锋教授指出课题组关注到全球体育城市前50的排名情况与其他学术机构发布的全球科创中心的排名情况较为类似,这也进一步表明了体育科技创新对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
上海体育大学发布了《2024全球体育城市指数》
杭州首次入围全球TOP50
举办国际性赛事成为关键因素
此次,杭州首次入围2024全球体育城市指数前50名。刘东锋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杭州入围全球50强,与杭州亚运会及其所带给杭州的媒体传播效应有关系,这也说明了举办国际性的综合赛事与知名赛事,带给体育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
在杭州亚运会结束之后,杭州提出了到2035年将建立与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赛会体系,争取再举办一次高级别综合性赛事和3至5个世锦赛、世界杯等顶级单项赛事的目标。
举办国际顶尖的单项赛事,是杭州未来可以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的“捷径”。
10月,2024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杭州超级杯”刚刚落幕,该项赛事是全球首场集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回旋、皮划艇马拉松和皮艇球四大竞赛项目于一身的赛事,汇聚了36个国家和地区的530余名顶尖运动员在青山绿水间奋楫争先,其中不乏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身影;今年12月,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即将在杭州开打,届时全球最顶尖的羽毛球运动员也将聚集杭州……如今杭州距离“赛会之城”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除了关注全球性的体育城市发展外,会上也同期发布了《2024中国(大陆)体育城市指数》。
记者了解到,在延续过去对于省会级城市的关注基础上,今年指数关注的中国(大陆)城市增加了顶级职业俱乐部所在城市和顶级马拉松赛事举办地共9个城市。
《2024中国(大陆)体育城市指数》显示,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济南。其中,除成都排名由去年的第6位上升至第4位外,其余城市均与去年保持一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加入的城市中,南通、东莞、绍兴这三座拥有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城市一举进入指数排名的前20,所有9个新增城市均进入指数排名的前30。这充分显示出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为所在城市带来的巨大传播效益与推动作用。
全球体育城市的评价与发布是推动建设全球体育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全球体育城市指数》将持续关注和追踪全球和中国(大陆)体育城市的发展,为推动建设健康、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城市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