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舟山嵊泗“海上网格”先锋船“舟桥7号”上,随处可见捧着书阅读的游客。“以前长时间坐船,除了睡觉、看电视以外,没别的事情可做,有了这个‘海上图书馆’后,就能借阅一些感兴趣的书,在旅行的空闲时间里给自己充电。”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说。随着“海上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旅途中找到了阅读这一消磨时间的好方法。
据悉,这是嵊泗县首家位于海上的图书馆,内有300余册图书,还配置了图书自助借还机,打通与全市乃至全省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渠道,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推动实现网格阵地向海上延伸、服务向流动拓展。
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海岛县,嵊泗县拥有渔船、客船、货船、执法船等各类船艇1500余艘,涉海党员1100余人,涉海群众2.9万余人。近年来,嵊泗县深化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智治,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由陆地向海域延伸,建立海上网格84个,充分整合交通、海事、海经、司法等部门业务资源和码头、船头、站所等服务阵地资源,集合海上执法队、业务宣讲队、东海渔嫂等在内的168个“红色管家”团队,有效将管理服务事项拓展至应急救助、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就业创业、便民服务等方面,累计开展服务600余次,解决涉海群众操心事烦心事4800余件。
“你们前段时间来的‘五小匠’,一下子帮我解决了渔船的小毛病,让我能及时出海,没错过这两天的好潮水,多捕了好几网!”来自嵊山镇的船老大老潘说。所谓的“五小匠”,指的是水电工、木工、油漆工、机械维修等一类服务工种统称,县里目前已组建一支36名成员的自助式应急服务队伍,为小岛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依托海上网格,加快推进海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嵊泗县还积极探索“网网相织”做法,协同促进“海陆双网”功能有机融合、力量互补,针对涉渔群众存在的船只机械故障维修、直播带货指导等需求,网格团队给予精准服务。
下一步,嵊泗县将继续扩大“海上网格”服务圈,将送学送教、医疗问诊、民生帮办等功能进驻更多岛际航线、覆盖更多涉海群众,真正实现一张“海网”引领涉海基层治理全方位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