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乾隆点赞的美味 海宁这家店如今日销上万

    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宁 朱天宇2024-11-03 22:35全网传播量615
    00:00
    00:00

    说到海宁特色美食,宴球必是榜上有名。但要问海宁哪里的宴球做得好吃,其中以长安宴球最为出名。

    长安宴球已有200余年的流传历史,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海宁一个普通农家吃到了这道由鱼肉、猪肉、肉皮做成的当地美食,因为味道好,于是赐名“宴球”,寓意圆圆满满、日日平安。同时还挥笔题了一联,“杏花村酒醉两宴,汉鱼满豚迷一球”,足见宴球有多鲜美。

    在海宁长安,有家经营了30多年的宴球老店,不少老顾客就认准这口味道,一吃便是十几二十年。

    鲜美嫩滑,一天卖出上万个。在长安镇开元路的“星星宴球”店里,老板楼建星正和妻子李美凤一起制作宴球。

    只见夫妻俩迅速从原料盆里抓起早上五点刚刚制作的鱼肉浆,三两下就揉搓成一颗颗大小均匀、形状饱满的鱼肉丸,随后让鱼肉丸在肉皮堆里打个滚,再轻轻一颠一捏,一个宴球便制作好了。如此高效神速、风轻云淡的背后是千万次地不断重复锤炼。

    今年57岁的楼建星是长安镇怡院社区人。21岁起,他便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制作宴球,至今已有36年。

    “那时候,制作宴球的师傅多,学习制作宴球的人也多,而且大多是长安本地人。我母亲跟长安不少有名的宴球师傅都学习过宴球制作,慢慢地也就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制作方法。”楼建星说,后来,母亲开了一家宴球店,他就到店里当学徒工,一直就坚持做宴球、卖宴球,“慢慢地,宴球店做出了名气,生意越来越红火,我妻子也到店里来帮忙。”

    每天早晨天不亮,楼建星夫妻二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将菜场送来的现杀鱼肉做成鱼茸、调配料、捏宴球、上蒸笼……每天要蒸制20笼宴球,1笼约70个,总量约1400个。

    “我们每天现做、现蒸、现卖,售完即止。”楼建星介绍,在节假日,会相应增加蒸制数量,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售出宴球上万个,夫妻俩得叫上亲朋好友一起帮忙,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做好的宴球,在海宁有两种吃法:清蒸或烧汤。清蒸可以每次取6至8个宴球,加少些汤水,水滚开始蒸4到5分钟,再配上解腻的米醋蘸着吃,鲜嫩爽口;烧汤则是用骨头汤或鸡汤加入蔬菜、豆腐皮、蛋饺等,再放入宴球烧4到5分钟,出锅撒上一把葱花,如此,鲜美嫩滑的宴球便成了抢手货。

    火了三十多年,老板说出美味的秘诀。在长安,做宴球的人家、厂家都不少,为何“星星宴球”能成为其中的常青树?楼建星道出了其中的秘诀,竟和店里兼卖的白斩鸡有关。

    “其实我要的是每日煮白斩鸡时产生的鲜鸡汤,我们会将新鲜熬制的鸡汤加入宴球当中,让宴球味道更鲜、口感更嫩。同时,为了不浪费制备鸡汤用到的白斩鸡,店里还会兼卖白斩鸡、酱鸭等几样熟食。”楼建星说。

    楼建星说,他家的宴球制作方法取各家所长,配方也是口口相传,“30多年来,我们一直保留着宴球最初的味道,顾客们都很喜欢。”

    “宴球味道鲜而且不费牙,家里的老人特别喜欢吃,这么多年了,就是认准他们家宴球的味道。”前来买宴球的黄女士说,长安人吃宴球不仅仅是为了这口鲜味,更是对儿时感觉的一种回忆。

    谈起接下来的打算,楼建星说自己没有想过太遥远的未来,只想不断专注当下,继续专心做好宴球,不辜负老顾客、老朋友对“星星宴球”的喜爱,努力将宴球这一长安特色美食代代传承下去。

    相关新闻
    跨越700多公里!她只想为25年前的事道声“谢谢”
    长安镇“钱塘之门”结顶,拥有270度江景视野
    有“智慧大脑”的新伙伴,在海宁许村路边上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