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马斯克预言2040年人形机器人比人还多?第六期新质学堂深入解读其未来趋势

    潮新闻 通讯员 陈琪2024-11-02 13:08全网传播量633
    00:00
    00:00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上的明珠,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新一期的新质学堂,”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创新联合研究院院长、杭州展晖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董辉,用一句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机器人的重要地位。

    活动现场

    10月31日晚,第六期“新质学堂”首次走进高校,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信息工程学院开讲,董辉作为受邀嘉宾,与高校老师、学生以及其他科技工作者和爱好者们一起探讨“运动控制系统如何赋予机器人生命”。

    董辉从战略地位、技术难度突破、成本与市场预测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了机器人发展的背景。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扩大和任务复杂性增加,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运动控制是机器人的关键,而机器人作为人类科技的制高点和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即将开启未来几十年产业大周期。“2030年之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成本有望降低至13-14万元,到35年人形机器人的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台,而马斯克也预言2040年人形机器人或超人类数量。”董辉教授这样预测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市场空间。

    大模型训练和智能决策相当于人类大脑功能、运动控制相当于人类小脑功能?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未来有没有可能用无线?国外的芯片为什么能做的那么小?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等环节,机器人控制系统涉及相当复杂的结构设计和理论架构。“未来这个领域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如果你是信息计算机或者机械自动化相关的人,你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去做,绝对可以带来一些自己的贡献。”面对在座的工大学子,董辉教授有感而发。

    工业方面的人形机器人应该重点针对哪些方向做出突破?未来大模型真的能理解当下的物理世界吗?在现场的互动环节,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提问。董辉教授认为,大模型现在日进千里,每年都在迭代,从长期来看是具备理解世界的能力,但是目前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只能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做到。

    活动现场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省科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忠民作总结点评。他表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机器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为人类提供便捷与帮助。而未来是无法想象的,包括机器人、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化成果都在不断发展,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研究,继续为国家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本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