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为提升基层执法效能,将行政执法改革与岗位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效原则,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从下放执法权限着手,给基层赋权扩能,全面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镇街执法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转变,构建“属地为主、条块协同、一体高效”的基层综合执法体系。
受访者供图
动态调整镇(街道)赋权执法事项清单,把真正“看的见、管得着”的执法事项交由镇(街道)行使,编制岗位说明书,将执法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若干岗位上,设置综合执法协调岗、违建防控岗、辅助执法岗等,鼓励引导全员参与执法。推动县属乡用,部门派驻执法人员与镇(街道)执法人员统一纳入执法岗位,由镇(街道)统一指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根据工作任务量、执法难易程度等因素为岗位赋分,执法人员可参考赋分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参与选岗,岗位分配充分参考执法人员意愿,完善考核机制,将岗位工作得分纳入考评结果,推动执法人员更好融入属地中心工作。
家住永康市东城街道西竹园村的胡某,近年来通过种植火龙果实现了增收致富,这段时间家里正谋划把旧房进行翻建。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他家开展了旧房翻建相关政策宣传,并主动上门为他家办理了旧房翻建相关手续。“还好执法队及时制止,并主动服务,如果不办手续,我们房子建好再来执法,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胡某说。
基层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事关基层治理成效。一段时间以来镇街一级缺少执法权限、执法队伍分散,导致存在一些“看得见的管不了”的现象。市委编办分管负责人说:“以前执法以事后处置为主,违法处置成本较高,现在我们通过以岗位管理联动推进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把行政综合执法端口前移,实现基层治理由‘被动执法’向‘主动预防’转变。既维护了执法的严肃性,又能避免群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让执法更有温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