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温高铁开通后 这座中国最美县要加速“融杭”

    潮新闻 通讯员 郑洋2024-10-31 08:49全网传播量728
    00:00
    00:00

    3月,绍兴首次专门出台融杭规划,今年将分批推进轨道交通等53个重点项目;

    9月,德清提出主动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努力成为杭州都市圈的重要一级……

    融杭,始终是杭州都市圈的一大关键词,近几个月,杭州的一座县城——桐庐却有了“新解法”,不止融杭,还要接廊。

    10月6日,备受关注的杭温高铁开通运营迎来“满月”,根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该铁路沿线车站30天共安全运送旅客超72万人次,彰显了沿线区域的发展新活力。

    作为该铁路的“桥头堡”,今年以来,桐庐抢抓机遇,以“融杭接廊18分钟”为抓手,深度融入杭州主城区,承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红利,全力打造杭州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高铁冠名列车

    融杭发展的新机遇

    地铁一票制、高速双向免费……梳理湖州、绍兴、嘉兴等杭州都市圈内城市的“融杭”关键词,交通是最大共同点,桐庐亦是如此。

    随着杭温高铁开通,未来,桐庐与杭州西站的高铁班次将大幅增加,“桐庐往来杭州18分钟”将成为常态,给了桐庐融杭增添了新的“跳板”。

    为有力提高跨城通勤效率,加强与杭州主城区的同城化。杭州桐庐开始试行高铁票价补贴政策,对符合政策的人员,高铁往来杭州和桐庐两地,高铁二等座或无座车票,设置单趟固定票价10元。

    走出桐庐东站,串联起桐庐城区、大奇山、瑶琳仙境等地的3条公交专线和1条覆盖县城主干道、居住区、商务区的通城专线也已经正式“上线”。

    “从杭州坐高铁到桐庐,二等座只要10块钱,路费省了三分之二,一下车还能公交直达。”在康基医疗工作的洪晓琴告诉记者,“得益于交通的便利,公司还投资了位于余杭的唯精医疗,向外科手术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进军。”

    18分钟带来的交通“成本”降低,为桐庐提供了接廊提供基础。

    “接廊”接入的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事实上,桐庐多年“融杭”的积累,早已为“接廊”埋下了伏笔。

    在具体产业发展上,桐庐多年来主动融入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如今已形成以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快递物流、生命健康等为主导的“5+2”产业体系,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产业导向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富春江影视产教示范区效果图

    在余杭区五常大道的隆硕研发中心与桐庐县江南镇的阿尔法智能制造产业园之间,每周两三次“往返通勤”,是杭州隆硕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的日常,近年来,该公司的枪瞄红外测模块、红外双眼望远镜测距仪等前沿科技产品,在桐庐由图纸变为实物,也成了制造在桐庐、研发在大走廊的生动体现。

    融杭接廊,桐庐时机正好。未来,桐庐还计划创新构建“杭州企业+桐庐资源、杭州研发+桐庐制造、杭州总部+桐庐基地”等新模式。

    在桐庐东站旁,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富春江影视产教示范区就是最好的案例,这里将打造全国唯一的万人影视技师学院、全球最前沿的高科技驱动影视创制中心、“三江两岸”世界级影文旅目的地等,该项目正加快推进与杭州主城的产业联动、文旅拓展、功能提升等工作,未来将成为“融杭接廊”的新支点。

    发展与美丽的新突破

    如何融杭接廊?发展和美丽是桐庐的“关键词”。

    日前召开的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桐庐明确提出要实施“1255”战略,“2”便是发展和美丽两大主题。

    当前桐庐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高品质美丽的蝶变期、高能级开放的加速期、高效能治理的提升期。聚焦这两大主题,“融杭接廊18分钟”将为桐庐放大特色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带来更多可能。

    美丽始终是桐庐最鲜明的优势。在这一赛道上,文旅是桐庐融杭接廊的“先行军”,暑假期间,桐庐召开“三江两岸”桐庐江鲜大会,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了解桐庐、爱上桐庐,并主动前往杭州西站作专场推介,向“两廊”游客“递上“邀请函”。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夕,借杭温高铁开通之际,桐庐冠名“诗乡画城·潇洒桐庐”高铁旅游专列,打造轨道上的“金名片”。

    走进桐庐东站和杭州西站,“桐庐・忆”服务点和展示点格外醒目,游客“足不出站”可以便捷地了解桐庐景区景点、旅游线路产品、文创产品,提前规划好游“桐”路线。走出桐庐东站,串联起桐庐城区、大奇山、瑶琳仙境等地的三条公交专线也已经正式“上线”,让游客桐庐之旅更加便捷。

    “通过融杭接廊,我们希望进一步在乡村和美深化、城市品质提升、美丽经济提质等方面树立更多‘美’的标杆。”桐庐县发改局党委副书记汪瑶表示。

    发展始终是桐庐最主要的任务。借助融杭接廊,针织、服装等桐庐代表性的块状经济,有望实现“再升级”。例如通过积极对接临平艺尚小镇,导入时尚设计资源,在印染、设计、制衣、品牌、营销、电商等领域开展强弱互补、强强联合,为本土传统产业赋能,实现。

    桐庐东站

    桐庐代表性的快递产业,也将带来再发展的新机遇。7月,桐庐县首批建设的智能网联车五大应用场景正式发布,其中就包括了“快递物流无人配送场景”,未来桐庐还计划联合余杭创建“杭州市低空物流示范区”,共同发力低空智慧物流产业等,培育具有桐庐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围绕产业融通、创新融汇、空间融入、数智融合四大工程,桐庐将加快与“两廊”的产业联动,同时桐庐也计划在现有的空间布局上,积极“外拓”布局产业空间,为桐庐的视觉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快递物流等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再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县大城”的新梦想

    通过融杭接廊的这一契机,桐庐不仅想要实现发展与美丽的新突破,更大的目标在于: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助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这也契合了“小县大城”的应有之义。

    所谓“小县大城”,即“人口更集中、产业更适宜、空间更集聚、资源更集约、生态更宜居”的县域形态,围绕这一方向,桐庐正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这座“小县大城”打造为更多人的“诗与远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桐庐新引进35岁以下青年大学生5106人,同比增长26.44%。

    作为浙江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改革创新是桐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来源。

    截至目前,桐庐已出台40余项改革制度成果,多项改革经验在省市全面推广。例如围绕加快城乡之间的要素互补流动,以城带乡实现共富,桐庐通过推行农村“优地优居”改革,创新探索空心村整治、中心村集聚、公寓房安置、人口转移集聚等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建房难、人居环境差等问题。

    县域的营商环境是桐庐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桐庐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高质量实施“为企办实事”项目,制定出台《桐庐县优化营商环境“四敢办”改革方案》,推出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白名单”等创新机制、举措,努力实现80%以上涉企问题在一线便捷高效解决,同时,桐庐还在成立全省首个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投资项目提供咨询、代办、审批等全流程服务,审批提速80%。

    桐庐航拍图

    一流学校,一流医院,都是除发展和美丽外,都市经济的必备要素。今年9月,学军中学桐庐学校、市一医院桐庐医院正式启用,接下来,以教育、医疗两大领域为重点突破口,桐庐将加快打造州西部区县(市)公共服务优质提升工程标杆地,推进项目共建、人才共育、服务共享,进一步优化教育医疗、“一老一小”、文化体育、商业配套等功能布局,力争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将优质公共服务将惠及更多桐庐人。

    “目前,我们正常态化、专班化推进融杭接廊工作。”桐庐县发改局党委副书记汪瑶表示,围绕“融杭接廊18分钟”,桐庐已经清单化落实32项工作,正谋划设立七大合作平台、研究推出六大创新机制,构建形成“一廊两窗两区”的“融杭接廊”发展格局。

    走进秋日的桐庐,不论是在城市漫步还是在乡村漫游,都能感受到别样的风味,借助“融杭接廊18分钟”这一载体,桐庐正在加速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的双向奔赴。而如果要回答“小县大城”的新梦想是什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诗与远方,近在咫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