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伴随着桂香和淅淅沥沥的雨水,深秋已至。十月,我们依然与阅读为伴。
这个月,不少我们熟悉的文坛名家都推出了亮眼的作品:
时隔四年,王安忆带来全新长篇小说《儿女风云录》,开场就是“上海地方,向来有一类人,叫作老法师,他是其中一个。”继《长恨歌》后,对这座城市无比熟悉的王安忆,再次聚焦上海滩的儿女风云。
艾伟首次推出散文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杭州宁波双城故事和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中外作家,使读者得以一窥小说家的内心世界。
对写作者来说,书写往往在寻找理想的读者,而对读者而言,阅读也是为了寻找理想的作家,徐则臣在《寻找理想作家》以自己的视角,整合出一些理想作家的特质。
从八十年代先锋文学出发的吕新,用新作长篇小说《深山》对历史书写进行全新尝试,为自己的故乡晋北大地带来另一种书写。
博尔赫斯四场妙趣横生的讲座、崖山之战背后复杂的历史注脚、在故纸堆里打捞起起钱锺书的多重面貌……10月的春风月榜,也将视野延伸到更多领域。
以下是春风月榜10位评委在各自关注的领域精选的10本书目。
《儿女风云录》,王安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10
推荐人潘凯雄:
这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继《长恨歌》面世30年后将笔触再次聚焦到上海滩上的儿女风云。作品围绕着上海老爷叔“瑟”“堪称颠覆”的式微人生展开。他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单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母子二人合起来的一部家族史,在失去,失去,不断失去中,最后的一点剩余、人生的托底,谁都不能让”……作品时间跨越幅度长,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到当下,宏阔的时间之河,承载的是一个个不同身世、命运迥异的普通市民悲欢。
推荐人王侃:
《儿女风云录》可视为是《长恨歌》的续篇,它以对“老法师”——舞者瑟这个爷叔的大半生的追述,道出了上海市井的又一段秘辛。时光在积聚,但瑟以及与他相关的诸色人等,其人生却在不断地失去中陷于残缺和孤寂。他们与历史相逆:当历史迈入高光之际,他们却在沉沦中陷于无依。王安忆的这部新作一如既往地写得过“满”,但也一如既往地葆有水准和品质。
《探戈四讲》 [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温晓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9
推荐人翟业军:
这是四场妙趣横生的讲座,也是博尔赫斯一次华丽的跨界之旅。博尔赫斯当然不只是对探戈的发源和传播作出追索,更是藉着追索,为附着在探戈之中的阿根廷的老灵魂画一张素描,还是对隐没在探戈背后的硬汉、花花公子的生命原力作出一次赞颂。如此一来,博尔赫斯说的是探戈,指向的其实是阿根廷自立、自新的艰难旅程。
《深山》,吕新,中信出版集团,2024-8
推荐人何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文学引动的审美哗变距今已经四十年。当此时刻,吕新《深山》的出版,不仅是他个人文学的强力拓进,也是先锋往事在今天的激活,其影响和象征意义应该和九十年代初先锋文学退潮之际,吕新等对先锋的坚守和续航作同等价值衡估。小说的深山,是吕新晋北太行山的故乡,也是微渺子民众生的民间;是吕新的沉思冥想之所,也是汉语先锋文学的起跳地。
推荐人申霞艳:
“不想看你在世人面前出洋相,现蒙昧,扮老实,演猴戏,被淳朴,被山野,被遥远,被诗意,不想看你在世人面前豁牙露齿,躬身塌眉,不想听见你乱麻般的锣声,不想看见你弯腰驼背的样子,却仍然每年至少有四十页的风景描写献给你——只献给你,只秘密地献给你。”这精简的言辞像一道闪电将我击中,我把这当成吕新写作《深山》这个长篇的原由。“深山”是作家的精神原乡,吕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深山中的风声、鸟鸣声和叹息声。叙事以“恓惶”为引线将被深山遮掩的生命群落和盘托出:戏班演员二灯在戏台上暴毙后,二嫂很快就改嫁了,弟弟五灯想找到哥哥死亡的真相。一个貌似侦破故事的开场,但是叙事迅速分岔,领我们进入迷雾笼罩的山中世界:像《透明的胡萝卜》中的黑孩一样的少年耗子,像《一句顶一万句》中为寻求说得上话的朋友而不断流离奔波的人们,像“祥林嫂”一样没有自己的名字的“她”,山后面是更深的山,从外读书的返乡知识青年杜林……《深山》上承“愚公移山”的古老神话,吕新渴望以一己之力搬开压在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太行、王屋”,他希望笔下这些被深山隔绝的人群“被看见”。
《小说家的散文:和虚构的人物为伴》,艾伟,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10
推荐人钱报读书会:
小说家艾伟散文集首次出版。书稿共分五辑,第一辑《我曾滴酒不沾》,回忆作为六〇后的独特的成长记忆;第二辑《叽叽喳喳的麻将和瓷实的汤圆》讲述宁波和杭州两地的风情,第三辑《和虚构的人物为伴》、第四辑《文本里的王者》分别谈论影响他的外国作家和他熟悉的中国作家,第五辑《安顿和抚慰之旅》讲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游历随想,思想的火花在脚下沉淀。全书充满着积极力量。世间万物,唯有努力进取才能生存。受挫之后的希望、努力、真诚、善良、向上,盈满了强烈的化育和经世价值,更令人感受到来自书香深处的激励。
《崖山》,张明扬,中信出版社,2024-8
推荐人杨斌:
没有这场标志着朝代更替的战争,崖山不过是海角的一座“无名”之山而已。 已然成为文化符号的这座小山,在张明扬的笔下,和其他十一个地点(蔡州、钓鱼城、鄂州、上都、益都、泸州、襄阳、大都、丁家洲、临安和零丁洋)构成了蒙元兴盛南征和赵宋衰败南逃的空间。 忽必烈、蒙哥、王文统、阿合马、吕文焕、贾似道、刘整、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粉墨登场,让人亲临了宋元之变的风云变幻。讲故事的技巧,写作的笔法,以及学术的剖析,让读者如痴如醉,不忍释卷。
《寻找理想作家》,徐则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4-10
推荐人翟业军:
当代作家一定是在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之后形成自己的文学观的。这样一来,每个作家都有自己专属的外国文学书目,都在寻觅自己的理想作家,都是在理想作家的引领下飞升的。这本书是徐则臣在揭示自己的文学来路,也是在描述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文学理想。千万不要以为他所描述的理想作家就是那个样子的,很多时候,他的描述就是他自己的投射。
《文思珠玉:<钱锺书手稿集>丛札》,张治 ,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10
推荐人黄德海:
《文思珠玉——〈钱锺书手稿集〉丛札》收录的是学者张治对《钱锺书手稿集》的研读文章,围绕钱锺书读过的晚清海外游记、钱锺书留学时代的阅读兴趣、钱锺书笔记中的晚清诗人掌故等,对《钱锺书手稿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勾勒出钱锺书阅读的另外一重面貌。作者文笔雍容,思路开阔,搭配文中引用的钱锺书妙语,读之赏心悦目。
《正常接触》,王占黑,云南人民出版社·理想国,2024-9
推荐人何平:
《正常接触》收入王占黑六篇小说,是她《街道江湖》《空响炮》《小花旦》之后的新小说集。《街道江湖》《空响炮》《小花旦》出版时曾经为王占黑带来令人艳羡的“青年作家”能量,但王占黑却并没有迅速将这种能量折现,而是谨守着独立个体的城市游荡者和观察者的身位和体感。《文学报》“我们在上海写作”,王占黑的题目是“在流动的街头,我享受着完整的陌生”。“流动”和“陌生”恰恰是上海这样的城市“正常接触”的不可能,小说集却以此为题,不但是她对城市的理解,也是她以文学为方法研究城市的路径。如果我把王占黑放在城市文学考察,能看到今天城市文学的方向和实践。
《拱门 木心风格的意义》, [美] 童明,上海三联书店, 2024-7
推荐人祝勇:
《拱门:木心风格的意义》也可说是一部童明版的“文学回忆录”,作为加州大学英语系教授,他与木心文学交流持续二十余年,殊为难得。木心的文学创作,跟东方西方作品都发生互文关系,其实童明《拱门》跟木心作品也有一种互文关系,文学火花不时闪现。
《金托邦 : 江湖中的沉重正义》,蔡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9
推荐人杨斌:
金庸的武侠小说通俗易懂, 所以在1980和1990年代迅速征服了大陆几代的读者。然而,细细思来, 金庸的创作“通俗”字不必讳言,“易懂”则未必如此。可以说,是金庸把代表“武林”的“江湖”演绎到了极致,使得“江湖”这个词深入大众。各种门派,各个高手,各类人物都在江湖中挣扎。金庸的武林,不仅有人情世故,还有形形色色的成文法与潜规则,但最可怕的是支撑江湖塑造江湖的政治与文化生态。蔡栋对金庸的“武林”之解读,不由得让我联系亲历的学界。出身、师承、门派、实力、人品、婚姻,所谓的“金托邦”, 真的是现实。
以下是提名作品,除了以上月榜10本之外,这些也是评委们的推荐:
《台风》,海飞,作家出版社,2024-8
《维吉尔之死》, [奥] 赫尔曼·布洛赫,梁锡江、钟皓楠译,译林出版社,2024-11
《对面的小说家: 纽约访谈录》,吴永熹,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1
《不舍昼夜》,王十月,花城出版社,2024-10
《我周围的世界》,孔孔,中信出版集团,2024-11
《奇点更近》, [美]雷·库兹韦尔, 芦义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9
《错误警报:气候变化只是虚惊一场》,[丹麦]比约恩·隆伯格,冯诺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10
《我的文学原乡》,汪浙成,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10
“转载请注明出处”
汤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