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烟台和常州携手入围“万亿GDP俱乐部”后,人们又把目光聚焦到“谁将成为中国下一座万亿之城”的讨论中。
2023年,全国共有六座城市GDP介于8000亿元—10000亿元之间,分别为唐山、徐州、大连、温州、沈阳和厦门。这六座城市也是近年来冲击GDP万亿城市的后备力量。
眼下,距离2024年收官仅剩2月,各地拼经济成效如何,哪个城市有望成为下一座万亿之城?
六城增速超全国
温州反超唐山和大连
从前三季度GDP增速来看,徐州(6.2%)、温州(6.2%)、唐山(5.1%)、沈阳(5.1%)、大连(5.0%)、厦门(4.9%)六个城市的GDP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4.8%)。其中,徐州和温州以6.2%的增速领跑“准万亿城市”。
从总量上看,前三季度徐州、温州GDP分别为6899.37亿元、6732亿元,紧随其后的唐山、大连、沈阳和厦门分别实现GDP6707.2亿元、6643.2、6074亿元和6031.66亿元。
六座“准万亿城市”成绩单。制表:潮新闻记者 郑信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温州经济持续稳中向好,凭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的GDP增速,完成了对唐山和大连的同期反超。
此外,沈阳与厦门在今年前三季度GDP突破了6000亿元,这也是两座城市首次在前三季度达成这一目标。
徐州与温州
谁是下一座万亿之城?
徐州和温州,同为长三角两座“准万亿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城不仅各为省内的“C牌”城市,而且在经济体量、市域面积和人口数等方面也较为相近。
不过,两城又有诸多不同。
温州 新华社图片
说到温州,人们脑海中会出现一个关键词——民营经济。根据温州市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市在册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40万户,民营经济规上增加值增长9.9%,规上企业盈利面居浙江省最高。2024年,温州共有15家温商企业上榜“2024中国民企500强”。
近年来,温州以政策加力,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在温州,“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体系构建形成:五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推动726个科创平台和项目落地、打造68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大孵化器集群入驻企业超6600家......
今年前三季度,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4.7个百分点。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增长13.5%、14.7%和15.9%。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2021年温州提出,到2025年末,将力争迈上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今年初,温州为“冲刺万亿级GDP、千万级常住人口‘双万’城市”绘制了路径。对于温州来说,以2023年8730.6亿元和2024年前三季度6732亿元的经济体量,以及其近几年GDP增势,要在这两年突破万亿不算太难。
徐州 新华社图片
作为老牌煤炭城市,徐州则以重工业为优势传统产业。
近年来,受煤炭行业上行影响,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徐州冲刺万亿城市的底气。今年前三季度,徐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分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4.8%;制造业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6%。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季。徐州提出,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扎实推进项目招引建设,充分发挥徐州区位等比较优势。
当前,徐州正着力培育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前瞻布局“5+X”未来产业,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早在2021年,徐州便剑指“2025年GDP力争破万亿”,2024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十四五”周期内必须拿下万亿之城。
眼下,2024年全年数据尚未公布,但是在外界看来,徐州和温州是接下来万亿城市的“种子选手”,谁能拿下长三角第10座万亿之城依旧充满悬念。
冲击万亿之城
大连面临不小压力
唐山市南湖公园 新华社图片
除徐州、温州外,唐山2023年GDP达到9133.3亿元,成为距离万亿门槛最小的城市。不过,今年前三季度,唐山GDP总量在6座“准万亿城市”中仅排名第三。分析数据,潮新闻记者发现,工业增速缓慢是造成唐山GDP排名下降的重要原因。
今年前三季度,唐山第二产业增加值3461.9亿元,增长5.1%。潮新闻记者发现,5.1%增速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在6座“准万亿城市”中也只排第五。
大连 新华社图片
大连和沈阳,肩负着东北地区突围的希望。根据2023年出台的《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大连明确“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万亿元”。不过,眼下时间线已渐近,大连要在2024年实现GDP破万亿目标,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大连GDP增速仅比厦门高0.1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年预期目标(6%左右)。其中,第二产业增速4.9%,在“准万亿城市中”垫底,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沈阳城市夜色 新华社图片
沈阳则在2023年制定了《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的目标。
从今年前三季度看,沈阳GDP增长5.1%,显示出经济复苏的稳步推进。潮新闻记者观察,这两年沈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沈阳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今年4月,宝马集团增资200亿元人民币用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10月,华晨宝马地热能项目开工仪式在沈阳举行。项目竣工后,宝马在沈的动力总成工厂及第六代动力电池中心将实现100%非化石能源供热。
厦门 新华社图片
身为六城中距离万亿门槛最远的城市,厦门同样将时间锚定在2025年,同时强调科技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过,从今年前三季度看,厦门的GDP增速仅为4.9%,远低于5.5%的全年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万亿的目标,存在不小的压力。如果2025年厦门跨入“万亿GDP俱乐部”,或将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最小的万亿之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