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已于10月30日早晨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55米/秒,16级),今早5时其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台东市东南方向约58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增强,于31日白天登陆我国台湾岛,之后穿过台湾岛向浙闽一带沿海靠近,给浙江带来明显风雨影响。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0月30日11时针对浙江省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一般来讲,对于我国来说,夏秋是台风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10月和11月的台风相对较少,但少不等于没有,而且秋台风可能比夏台风更“狠”。今年以来,影响浙江的台风不少,但总体上对浙江的影响有限,可这也并不代表什么,也不会改变“每一次台风都可能带来严重损失”的风险。
现在正在袭来的第21号台风“康妮”,已经升级为超强台风级。“康妮”是一个实力与名字形成强烈反差感的台风,虽然名字很温柔,但实际强度却很大,体型大,携狂风、暴雨、巨浪“来访”,风力最强可达58-62米/秒(17级及以上),目前不排除登陆福建或浙江沿海的可能性,无论登陆与否,影响浙江时间都不会短。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已经进入台风季的收尾阶段,就麻痹大意;也不能因为在过往台风经历中所产生的“幸存者偏差”,就心存侥幸。
防汛防台风工作,预报预警就是命令,不能有任何的厌战情绪和懈怠表现。必须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闻令而动、做好部署,加强联动、严密布防,掌握防汛防台风工作的主动权。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大概率思维做好小概率事件的防御应对,紧紧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万全的准备,尽最大努力,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运行安全。这是责任,更是使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台风来临前的“窗口期”,不要浪费一分一秒,聚焦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些,把防御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物资储备做得更扎实些。
该回港避风的船舶,一个也不能少;该停止的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一个也不能漏;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能加固的加固,能拆除的拆除,该加强的交通运行管理;该抢修的路面,都必须给力到位,人员转移的“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要“不漏一处、不存死角”,更是基本操作,无需赘言。而物资储备的基本原则在于,“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敏感脆弱地带,暴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都要强化巡查排险,做好针对性防范工作。此外,此前台风暴雨天气下,所暴露出来的一切“短板弱项”,也都需要再去多查几次,多看几眼,看看“补丁”有没有到位,以及有没有冒出新的风险隐患。并在举一反三中,找漏洞,补短板,坚决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给台风暴雨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练兵百次,不如实战一场,实战是最好的“练兵场”。每一次防汛防台风的实战,既是对防汛防台风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的检验,也是进一步提升相应能力和水平的有效路径。理论上讲,每一个台风都可能带来新情况、新挑战,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勇于面对,更要“吃一堑长一智”,不断丰富防台防汛“工具箱”,筑牢防台防汛“安全堤”。
防汛防台风,没有“局外人”“旁观者”,人人都是利益攸关者,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台风暴雨天气时,积极配合防台防汛工作,保护好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主动学习了解防汛和安全避险知识,不以身试险,是常识更该是底线。保证做到这一点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防汛防台风做贡献。比如,如果发现风险隐患,要第一时间上报给责任部门等。也只有大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才能打赢这场台风防御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