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始建以来,本市的孔庙一次次重建、扩建,如今连带绿地在内,总体面积已近2万平方米。
每逢考试季,前来孔庙祭拜的学生及家长特别多。那天,母亲王氏携高香与祭品,生拉硬扯,把儿子拉入孔庙。母子俩迈过泮池上的小桥,先入飨堂。按照要求,他们在这里“正衣摘帽”,儿子一米八的身材,低着头嘟囔着:“妈,我作业都来不及做,你真烦!”他用太阳帽擦去头上汗珠。
“住嘴!大家都在拜。拜拜没坏处,只有好处!”母亲牵着儿子的手,在孔庙工作人员导引下,来到尊经阁。工作人员举着电喇叭说:“来到尊经阁,拜拜孔圣人,智慧开启了!”母子俩对着室内张贴的孔子图像第一次躬身参拜。王氏念念有词:“孔圣人保佑我儿考上本市一中。”
之后,一行人绕过几棵大柏树,又来到大成门。工作人员又说:“进入大成殿,拜拜孔圣人,必成大器啊!”殿前,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的孔子高高站立,呈满腹经纶的微笑状。王氏让儿子恭恭敬敬第二次参拜,趁母亲抬头望孔子像念念有词,儿子一溜烟跑了。
庙里的花匠正在给花木浇水,花径旁石板小路湿漉漉的。王氏见儿子没了,转身去找,慌忙中,一脚踩上洒过水的大理石板,“啊呀!”一声,她滑倒在地。身边有人拉她起身,问她:“要紧吗?”
王氏谢了谢扶她的那位女士。尽管很生儿子的气,但她依旧回归人流,来到明伦堂前面的又一个孔子立像前。工作人员说:“拜拜孔圣人,进入明伦堂。祝你大鹏展翅!”王氏挤上前去,替儿子第三次参拜孔子。
这时,电喇叭又传来声音:“三拜孔子后,大家可以请香净手,在魁星阁祈福许愿。带祭品的家长可以到文昌阁敬献供品,孔圣人一定会保佑你们的孩子逢考必过。……”刚刚还在一本正经祭拜孔子的学生,现在都放松下来,大家嬉笑着选购许愿的红纸牌。
魁星阁大院的高墙下有条长绳,上面挂满了扑克牌大小的许愿卡。王氏在一张许愿卡上替儿子书写:“让我考上本市一中。”然后签上儿子姓名。之后,她又仔细看了一遍刚刚写的字,确保无误后,虔诚地将它挂在魁星阁的长绳上。
孔庙外人山人海,又来了一批新的祭拜者。
回到家,见儿子正埋头做习题,王氏感到欣慰,她忘记了屁股的疼痛。当她看见手中的袋子,才想起忘了把袋里的水果糕点敬献出去了。
“儿子,妈妈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我还要再去一趟孔庙。”
“妈,求你别去了。你快点给我烧饭吧。”王氏一条腿在门内,一条腿在门外,左右为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
静心斋
晚潮栏目作者、宁波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