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日报|浙大四院 十年卓越奋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优秀附属医院

    潮新闻·浙江日报 周静 王芳 金南星2024-10-23 04:37全网传播量100.1万
    00:00
    00:00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医疗改革大潮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四院”)在高远使命愿景引领下,汇聚浙江大学卓越的医疗力量,打造了新建大学附属医院践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浙大范式。

    2024年10月31日,浙大四院即将迎来建院十周年。医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践行“八八战略”,在浙江区域改革开放先行城市义乌开创校地合作之路,紧紧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县域的模式,打造卫生健康领域“医学高地”,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基地”和医教研融合“科创高地”。

    回首砥砺前行之路,见证其化蛹成蝶的神奇——不仅实现从无到有的华丽转身,更以其卓越的综合实力和全院员工平均年龄32.2岁的活力,连续四年蝉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成为一家年轻、发展迅速、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大学附属医院。

    浙大四院全景

    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走进浙大四院,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在门诊大厅,一排排全能型大屏自助机忙碌着,人流穿梭却井然有序。智能化的自助机由医院自主研发升级,增设36项检验检查自助开单功能,可满足患者全程无接触式自助就医。“一位慢性乙肝的患者,经常跑医院复查肝功能,以前要饿着肚子来,排队等门诊医生开单。现在他一到医院就可以在自助机上自行开单,大大节约时间。”浙大四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医院门诊大厅

    以人为本,精诚至善。浙大四院十载耕耘,致力于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尤其是近5年来,浙大四院医疗服务规模和效能快速提升,门急诊量增长155.31%,出院量增长200.64%,手术量增长279.51%,增速显著;同时,得益于日臻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目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已优化到4.97天,药占比、耗占比以及均次费用等持续优化。费用更低了,效率更高了,治疗效果更好了,老百姓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加。以其突出的综合实力和全院员工平均年龄32.2岁的年轻活力,浙大四院建院七年获评三甲医院,连续四年蝉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排名居全国前5%,成为群众心中有口皆碑的品牌医院。

    浙大四院十载砥砺,拔尖造峰打造特色品牌专科,临床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8个学科获评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射频消融技术、消化道肿瘤微创手术、泌尿系统肿瘤微创手术、肺部肿瘤微创手术、脊柱双通道内镜微创手术、房颤脉冲消融术等多项技术省内领先,医院声誉和影响力飞速提升。

    浙大四院生殖中心新址于今年7月启用,由国际著名生殖遗传学家黄荷凤院士领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著名生殖医学专家徐键担任学科带头人,使用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获得国内国际专利十余项,致力于攻克生殖健康难题。该院呼吸医学中心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中心,是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浙中肺结节诊疗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肺癌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学科带头人王凯教授为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参与制定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诊疗指南和共识共10余部。外科中心拥有肝胆胰、消化道肿瘤等七大亚专科中心,在学科带头人吴李鸣、唐喆的带领下,针对转移性肝肿瘤、多发肝肿瘤、高危部位肝肿瘤开展肝脏肿瘤消融术,并率先开展荧光导航肝癌射频消融术,参与制定国家卫生健康委“肿瘤消融治疗规范”,吸引十多个国家50多名医生前来学习,培养了一大批肿瘤微创人才,近期新获批省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基地。同时,浙大四院还形成了骨科中心、创伤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心脏与大血管中心、泌尿中心、脑科中心、消化中心、肾脏病中心等品牌学科。

    医生查房

    金秋时节,建筑面积6.58万平方米的浙大四院新医疗大楼将启用,新增床位650张,大型仪器设备PET-CT、直线加速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地义乌,给浙中地区医疗水平提升注入强大力量。

    高水平创新 拔尖造峰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人才是立院之本,强院之基,发展之要。十年间,浙大四院以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带动浙中西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提升,更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视野的领军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精尖医疗队伍,有效解决区域在高水平医疗人才方面的紧缺问题。该院现拥有国家级人才16人、省级人才24人、“百人计划”研究员等48人;高级职称286人,博士229人、博士后92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之基。

    在创新办医办学的基础上,作为浙江大学医学板块的重要力量,浙大四院与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创新形成医教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一个党委、一套班子、一张蓝图,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医疗中心、国际医学教育基地和医学研究的学术高地。

    浙大四院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推动基础、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医学高峰”,加速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近三年该院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原创性成果50篇,牵头和主持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1项,年国家基金获批数量超过20项,肾病科、整形外科进入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STEM)百强。

    科研人员及医学生

    2023年王凯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负责的“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研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围绕肺癌“早期诊断不足、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效果不佳”等临床难题,开展分子机制、生物标记物筛选、新型诊治技术和药物开发等研究,发展成为浙江省生命健康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今年7月,该院呼吸医学中心获批浙江省肺癌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王凯教授作为实验室主任,带领团队深耕肺癌精准诊疗,牵头3项国家一类新药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突破性进展认定。

    浙江-丹麦再生与衰老医学联合实验室在应颂敏教授的带领下,通过阐明细胞及组织器官衰老的共性机制,并基于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等再生医学技术手段,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干预治疗策略。今年7月,团队在《细胞》(Cell)发表重磅成果,首次提出利用“三态门”电路/逻辑来设计基因线路的策略(TriLoS),为人体细胞编写“代码”,使开展智能生物计算和细胞疗法成为可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浙大四院积极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青年医生成才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打造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硕导80人,博导41人,在培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共计614人,规培生263人;招收来自全球五大洲49个国家的医学生,培养本硕博来华留学生235人,海外院校见习生65人。

    厚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才是更好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工作,浙大四院着力打造三支国际化人才队伍。第一支是一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临床研究人才,特别是引进培养一批临床科学家;第二支是高水平的国际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第三支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医院管理专家团队。至今,该院已累计派出青年骨干170余人赴美国佛罗里达医院、梅奥诊所、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全球顶尖医学中心培训学习。

    高标准定位 服务全球 擦亮国际化“金名片”

    义乌是一座融入全球的商贸城市,每年境外客商超56万人次,常驻外商人数达1.5万多人,高品质国际医疗服务作用凸显。浙大四院作为浙中西地区唯一一家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在国际化医疗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效。

    卓越专科建设于无声处听惊雷,多元化国际服务在有形处展风采。在义乌突发血液病的摩洛哥商人经过亲身体验,表示:“我要留在中国治疗,我相信中国方案!”还有从迪拜打飞的做心脏康复治疗的印度商人,胎膜早破在这里转危为安的叙利亚高龄产妇……不同肤色的国际患者穿梭在浙大四院,成为了一道特有的风景,也展示了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

    也门籍医生阿马尔精通中文、英语、阿拉伯语,4年前全职加入浙大四院,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的一半是中国制造”。他对于能发挥专业技术和语言等多方面优势感到自豪,已经成为最受义乌外籍患者欢迎的“网红”医生。

    也门籍医生阿马尔在国际门诊看诊

    对标国际一流,浙大四院努力搭建国际认可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流程和管理体系。漫步医院,书香、花香、咖啡香令人松弛,随处可见中英双语的标识标牌一目了然,令患者享受到现代化医院环境和一流的硬件设施。医院志愿者队伍中,聚集着多语种人才,便利沟通;自助挂号、线上诊疗和官方网站均开通英文版,提供双语检验、检查报告服务;国际门诊拥有全职外籍医生1名,专职护士1名,提供多语种医疗服务,消除外籍患者的就医壁垒,满足多元化医疗需求。

    立足义乌、服务世界,浙大四院为来自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是浙江省诊疗外籍患者最多的医院。2023年接诊外籍患者1.57万人次;2024年1月-9月接诊外籍患者超过1.2万人次,有18名外籍宝宝在院出生;与全球22家机构签约提供一站式涉外保险直付服务,是外籍患者的就医首选地,成为国际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和“金名片”。

    十年奋进,充满激情与梦想。

    浙大四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党委书记王凯表示,十年来,医院始终以建设一流医学中心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驱动,以精细管理为支撑,带动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提升,成为新建医院高质量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的新范式。

    新起点使命光荣,新征程催人奋进。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浙大四院将继续以“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引育并举构建高质量一流人才队伍,拔尖造峰打造特色品牌专科,创新驱动成为科学研究学术高地,立德树人打造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全球擦亮国际化特色“金名片”,为建设成为具有卓越专科的品牌医院,以高质量医教研融合促进人类健康而不懈努力。

    (图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