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是世界的语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战略,推动中国中亚合作走深走实,10月20日上午,以“以‘武’会友 文明互鉴”为主题的中国-中亚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日在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举行。
活动由浙江省健身气功协会、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主办 ,邀请了来自中亚五国高等学校15位教授、浙江省主要高等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代表,展开了一场生动交流。丽水学院师生表演的古琴演奏和气舞拉开了活动的序幕,现场气氛热烈。
浙江省体育总会秘书长车洁琼进行致辞,她表示,今天与会的中亚教授,此前通过第19届亚运会已经对杭州有了一定了解,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持续放大亚运效应,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体育总会秘书长车洁琼致辞
在主题对话环节,浙江省健身气功协会会长李红日讲述了杭州与八段锦的故事。据介绍,相传葛洪曾在杭州宝石山修道炼丹,“八段锦”这一名词就始见于东晋葛洪《神仙传》,其文云:“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不知气血寓于身而不可扰,贵于自然流通,世岂复知此哉?”李红日表示,希望大家在习练八段锦的同时,也能不断了解八段锦的历史和文化。
八段锦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整套动作张弛有度、刚柔并济,具有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的功能。据不完全统计,浙江习练八段锦的人数已经达百万人。李红日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加强和中亚各国体育文化的交流、合作,也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成为一个每年都举行的常规活动。”
浙江省健身气功协会会长李红日发言
浙江财经大学中亚研究院余慕鸿教授围绕“中国式体育运动与中亚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进行发言,他说,中国和中亚国家地域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体育是中国和中亚的重要交流方式,它也见证着中国和中亚各国关系日益密切。“体育是健康的基石,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公约数。”余慕鸿说,体育交流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民心相通,也蕴含着更多消费新机遇。
浙江财经大学中亚研究院余慕鸿教授发言
在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教授赛肯·阿达依看来,八段锦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每一式都是“一味良药”。他表示,中国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人民追求身心健康和文化认同,是中国人的瑰宝,也是体育界的瑰宝,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美的享受。
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教授赛肯·阿达依发言
现场,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岑超超发言点评,他说,体育是连通世界的连心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养生健身效果,成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重要力量。岑超超指出,高校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的一个助推器,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更多地加强与其他国家高校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传承,让青年学生成为推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
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岑超超点评
活动最后,组织与会人员开展了八段锦习练活动。“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伴随着舒缓音乐,大家模仿着每个动作,一招一式间,切身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八段锦爱好者李小龙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参加过八段锦比赛,还拿过奖项,是八段锦的爱好者,“我今年夏天回国把八段锦教给了弟弟,我弟弟也开始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运动。期待有更多人能够体验和爱上八段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