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道路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可获缺的课题。上下班是否顺畅?货运交通是否通畅?群众和企业有哪些呼声?近年来,海宁市黄湾镇人大着眼交通问题,通过主题接待、监督视察等途径,持续擦亮督营商环境提升这一“金名片”,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人大力量。
一份汇集三级代表呼声的“高速改造建议”
“我们每天上下班必经尖山高速口,真得太堵了。”在黄湾镇人大代表联络里,来自黄湾镇浙江金赛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女士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上下高速,大车和小车挤在一起,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海宁市黄湾镇辖区面积89.5平方公里,人口8万余人,汽车登记保有量为1.5万辆。进出尖山新区的道路一共有三条,分别是硖尖线、524国道(原08省道)和嘉绍高速尖山进出口,而且尖山新区均为终点,无过境道路。许多居住在市区、其他乡镇,甚至杭州的企业员工,每天都要从尖山高速口往返,更不用说那些常年跑运输的司机师傅了。“我们跑完车回厂里,下高速也很堵。”在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中,一名来自尖山某运输公司的货运司机坦言。
据相关部门统计,从嘉绍高速尖山收费站进出的大货车日均为3550车左右,占全部进出尖山新区大货车的比重在57%左右,小车为3250辆左右,占全部进出尖山新区小车的比重在30%左右。高速口大货车多、大货车掉头慢等情况,使得小车出入这一高速口,既拥堵又不安全。
数字背后,是民情;建议之中,显民意。黄湾镇人大多次前往尖山高速口、硖尖线沿线实地调研,查看交通通行情况、了解路口改造的条件,进一步形成《关于缓解高速通行压力的建议》《关于改造提升尖山高速口的建议》《关于新增尖山高速服务区的建议》等意见建议,但因为涉及高速路口改造,牵涉部门较多。于是,一份倾注了嘉兴市、海宁市、黄湾镇三级代表心声的嘉兴级代表建议“诞生”了,为民办实事的“接力棒”,一级一级向上递交。
嘉兴市人大代表顾江林,同时也是海宁市人大代表、黄湾镇人大代表。在2023年的嘉兴市人代会上,顾江林提交了《关于改造提升嘉绍高速尖山进出口,全面提升尖山新区营商环境的建议》,建议中指出“尖山高速口现存嘉绍高速尖山收费站拥堵严重、高速免费的政策红利得不到享受、严重影响尖山新区营商环境的提升的问题,建议一要新增高速尖山站进出口;二要在嘉绍高速尖山服务区增设小车进出通道,通过优化提升尖山高速口,实现安全畅通、助企发展的愿景。”
在三级代表的不懈接力下,2023年8月,嘉绍高速尖山互通收费站及接线改造工程启动。在嘉兴方向上匝道拐弯处,还将对50多米长的车道进行拓宽,路面由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此外,改造完成后还将新增一条潮汐车道,满足进出车辆双向通行,收费站由原先的三进三出调整为四进三出。
2023年12月,“G1522 常台高速公路增设黄湾互通工程”被列入《省发展改革委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调整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基础〔2023〕330 号)。
代表助力出行便捷,为企业和群众“圆梦”
三年来,黄湾镇人大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等,结合每周三固定“接待日”、集中接待选民月、公路“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召开民情恳谈会、走访企业等,广泛听取来自企业和员工关于交通改造提升的需求和建议。同时,积极与市交通局、镇村镇建设办对接沟通,多次协商,还专门邀请市交通局负责人走进代表联络站,面对面听取代表群众意见。
“金牛商业街的开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但是距离上有些尴尬,需要打通‘最后1公里’。”在营商环境提升交通主题活动座谈中,兴三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超提出,希望能在该公司附近设置公共自行车点,以满足企业800余名员工周边出行的需求。
会后,镇人大及时跟进,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周边公共自行车点位设置情况,迅速将该意见建议交办给相关部门。经过实地查看,发现兴三星企业员工数量较多,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点位距离企业南门较远,员工确实存在短距离出行不便的问题。经过综合选址考虑,最终选择在该企业南大门附近新增设公共自行车点位。一周后,公共自行车点安装到了企业门口,员工们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出行了。
“在早晚高峰时段,翁金线与G524国道交叉口车辆通行量较大,而东西向目前仅有2条对向车道,时常遇到翁金线西往东行驶堵车排队现象(大部分车辆右转至 G524国道往尖山方向),不仅通行不畅,还存在安全年隐患。”浙江飞虎新材料有限公司陈总提到。建议当天就通过镇人大提交给了市镇相关部门,次日下午市交通局就来到了现场,一同研究路口拓宽、设置右转专用车道的可行性。
“您提出的关于翁金线路口改造的建议,目前通过镇人大的交办、协调,部门的受理、对接,市交通局已来现场探看,并确认将对其进行改造提升。”19个小时后,市交通局明确反馈,该路口改造被市交通局列入施工计划。短短几个月后,全新的“右转弯”在该路口投入使用,大家上班顺畅的愿望实现了!
三年来,黄湾镇人大全员发动嘉兴、海宁、黄湾三级人大代表,聚焦道路交通“堵、乱、患”这一治理难题和民生热点,充分发挥人大密切联系代表和群众的独特优势,通过民情直通车、座谈交流等途径收集上报交通类意见建议,如:《关于实施硖尖公路(黄湾段)“4改6”工程的建议》、《关于加快硖尖公路(黄湾段)“4改6”工程落地进度的建议》持续提、连续提、反复提。
硖尖公路是市区通往黄湾的唯二之一,目前在袁花区域已完成“4改6”工程。但在黄湾区域内与袁花连接处还有6.2公里为双向四车道。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重要平台的黄湾镇已经率先实现“千亿镇”目标,进出黄湾镇辖区的大货车迅速增多,道路拥堵日渐严重,上下班时较为突出。为此,黄湾镇人大建议尽快实施硖尖线“四改六”工程,切实推动黄湾镇区域内路网优化提升,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
下一步,黄湾镇人大将紧随时代发展脉搏,聚焦党委关心、群众关切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打好监督组合拳,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黄湾实践,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