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沿马桥街道新建路向东行进,眼前豁然开朗:路旁,广袤无垠的水稻在微风的轻抚下,荡起层层金色的涟漪,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轻摆,宛如海洋中的波浪,宛如一幅秋日田园风光画卷缓缓铺展,展现着田块整齐、河流清澈、生态卓越的景致。
乡野定向赛、趣味嘉年华、妙趣横生的梨王争霸……在这个丰收季节,马桥“万亩方”悄然“走红”。
“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自启动“万亩方”建设以来,面向未来农业产业、万亩空间左右的“万亩方”被寄予厚望。
如今,“万亩方”如何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诗和远方”?
一
“搁以前,我们这里哪有这么高的人气。”湖塘社区居民张小英对着如今整治过后的“万亩方”发出这样感慨。在张小英的印象中,“以前这里都是鱼塘、甲鱼塘、种梨树桃树”,以前的土地零零散散的,东一块、西一块。眼前的这片“千万亩良田”是街道去年才“变出来”的。
张小英口中的“万亩方”,是民胜、新塘、利众等三村实施的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项目,于2021年被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列为“万亩方”建设重点项目,项目包含垦造耕地、旱地改水田、耕地功能恢复、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区总面积15671.64亩,建设完成后约有10000余亩可以连片种植的耕地。
“一万多亩的连片土地,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从“满天星”变“百千万”,张小英感慨着现如今成片的土地。
连片的土地带来连涨的收益。“制种的效益可比种植水稻好得多。”马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制种亩产量100公斤来算,目前水稻种子的收购价每斤12元;而种植常规水稻亩产不到600公斤,按照每斤稻米1.35元左右计算,制种比种水稻每亩经济效益可提高40%左右。
万亩方连片大田,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收割、脱粒、清选……近日,在“万亩方”,伴随着轰隆隆的轰鸣声,联合收割机驰骋在金黄色的麦田间。
浙江省耕地资源少、分布散,因此,“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在全省实施1000片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整治规模250万亩以上,其中千亩方950片、万亩方50片。
近些年来,海宁也陆续启动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小田”变“大田”,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和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问题。
田成片、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在马桥街道湖塘社区附近的“万亩方”项目区阡陌纵横,一块块整齐的农田点缀在街道的版图之上。
万亩良田,回归粮田。万亩方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目前,在“万亩方”区块,原有小而散的农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数智农田。在马桥街道“万亩方”项目农事管理服务中心,大厅中央大屏上正实时显示着此刻田间的各项实时数据。
“农机设备状态、田间病虫害实时监测、气象预警、遥感监控查看、各项农事任务的下发布置等都能在这个‘万亩方’未来农场智慧大脑中实现!”项目管理运营方负责人王绍程介绍,农事中心还配备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飞机等一批现代化智能农机装备。
尤其是“万亩方”500亩核心示范区彻底告别繁重的农事耕作,播种、开沟、施肥、喷药等农活都可以交给农机完成,一人管百亩地成为现实。
今年,马桥街道与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签约,将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的仓储加工中心2000平方米。“项目落地后,可以串联起基地生产、种业研发、稻米制品规模加工等环节,打造稻米全产业链。”陈涛说。
二
与朋友一起奔跑在田间地头,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马桥“万亩方”,土地连片不仅“种”出了绿油油的稻苗,还“耕”出了农文旅融合好“丰”景。近日,“智农-万亩方”美丽乡村定向赛鸣枪开跑,吸引了近200名村跑爱好者参加,体验了一场美丽田园与山水艺术的融合之旅。
“我们在赛程中被沿线的美景折服了,能在运动中领略美景真是一种享受。”跑友小高分享道。奔跑在稻田的赛道上,跑者们一边自由呼吸着清新空气,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享受诗意的田园生活。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乐在跑中,这是马桥街道以万亩方为依托,推进一产“接二连三”的有益探索。
“尝一尝,今年全新上市的太秋甜柿,还有清爽可口的桔柚,这些都是我们自家农场新鲜采摘下来的……”在2024嘉兴-海宁·中国农民丰收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摊位上,来自嘉兴、杭州以及海宁的二十六家农产品摊位,承包了万亩方农事服务中心的上下两层,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抢鲜上架,让人目不暇接。
杨立家庭农场摊位位于展销会的核心位置,人流不断,热闹非凡,不少市民上前一边驻足试吃着太秋甜柿的口感,一边拿起袋子挑选了起来。摊主杨霞红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来马桥参加展会,没想到万亩方内办起来的展销会如此火爆。“我一早从农场采摘下来的水果甚至都不够卖,不得不临时联系农场送货。”杨霞红透露,自己仅仅一天的销售额就实现破千。
因为“万亩方”,如今的马桥,有了大不同。
每到6月,在马桥街道东部平坦开阔的田间,总有不少亲子家庭挽起裤脚开始一场插秧、摸鱼、抓泥鳅“大战”,沉浸式享受着田园的乐趣,这就是已经在马桥街道连续举办六届的顶流IP项目——“泥”好有趣马桥街道万亩方“玩”泥巴活动。
“今年的玩泥巴活动招募信息一经发布,名额被瞬间抢完了,让不少市民感叹活动太火爆了。”陈涛表示,以乡野为背景,农事体验为创意元素的农文旅活动,让马桥街道万亩方快速“出圈”的同时,也“解锁”了一轮乡村游的新玩法。
采摘赏景、骑行跑步、亲子研学,当庄稼地“挽手”网红点,带来的是十分可观的游客流量和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马桥街道万亩方已经培育了梨花、泥巴、采摘、丰收等系列活动,擦亮“万亩方四季好风光”旅游品牌,链接多方资源,走出了一条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之路。
大型体育赛事是当前展现马桥东部乡野文化和风貌的绝佳机会。接下来,马桥街道也将把举办各类赛事作为盘活万亩方农文旅资源的重要抓手,引进一批特色主题赛事,让万亩方的独特风景和魅力在赛事中更加深入人心。
丰收季,不远方。万亩方,种出好“丰”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