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展映正式拉开帷幕。其中“特别策划”单元为庆祝中国和匈牙利友好建交75周年而设立。该单元的三部展映影片中,匈牙利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有两部,一部是其巅峰之作,长达7个半小时的《撒旦探戈》,一部是其息影之作《都灵之马》。还有一部是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索尔之子》。拉斯洛·奈迈施也是在贝拉·塔尔作品的启发下拍出这部佳作。
此次影展的三部匈牙利影片,每部各放映两场,开票之后很快售罄。尤其是7个半小时的《撒旦探戈》,更是引发影迷关注。
10月19日11:00,《撒旦探戈》在杭州百美汇影城开始了第一场放映。记者来到现场,和影迷一起体验了7个半小时的震撼银幕之旅。
展映现场
1】外地影迷拖着行李,来看贝拉·塔尔的这部巅峰之作
《撒旦探戈》上一次在中国内地展映还是2019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次在浙江青年电影周的展映吸引了众多长三角影迷。
10月19日,在杭州百美汇影院现场,记者看到有不少影迷拖着行李箱,一问原来是从上海、南京赶来,有很多是学影视的学生。他们表示,这次能抢到票实属幸运,能在大银幕上看这部影史经典实在是太难得,周末专程来一趟杭州很值。
检票时,杭州百美汇影院的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套上了一个蓝色手环。电影长达7个半小时,中间有两场休息,戴个手环方便进出。《撒旦探戈》在该影城最大的LUXE巨幕厅放映,影迷们拿出水杯、颈枕,为长时间的观影做足准备。
贝拉·塔尔,匈牙利著名导演、编剧,是匈牙利继上世纪60年代杨秋之后最具突破性的电影导演。
贝拉·塔尔早期创作了写实风格的三部曲《家庭公寓》《局外人》《积木生活》,《诅咒》《撒旦的探戈》《鲸鱼马戏团》文学三部曲则奠定了他世界影坛大师的重要地位。
1994年,贝拉·塔尔将匈牙利著名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小说《撒旦探戈》搬上了大银幕。今年是《撒旦探戈》自上映三十周年,此次浙江青年电影周展映的版本是4K修复版。
电影从开拍到上映,整个周期长达四年。1990年贝拉·塔尔选择了匈牙利的霍尔托巴吉作为电影《撒旦探戈》的背景,潮湿的土路、田野与林地,适合影片荒凉的主题。“所有人在那里一共拍摄了一百二十天,那儿真的很糟糕,那种糟糕是身体方面的。”贝拉·塔尔曾这样表示,“但是,在精神方面,那种体验是非凡的:那种时间感;那种距离感。”
《撒旦探戈》获得第44届柏林电影节卡里加里电影奖。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这样评价电影:“片长七小时却每一分钟皆雷霆万钧,引人入胜。但愿在我有生之年,年年都重看一遍。”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因受到《撒旦的探戈》启发,拍出了获戛纳金棕榈的《大象》。
2011年,贝拉·塔尔执导的《都灵之马》在柏林电影节获评委会大奖银熊奖。随后在当年的纽约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贝拉·塔尔宣布息影:我不再是电影人了。
在放弃执导剧情电影后,贝拉·塔尔转向了电影教育、艺术展览、舞台剧、大师班,继续以多元方式探索艺术之境。但他的话语中依旧透露出对新事物的渴望:“我正在寻找新的东西,我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我必须创造,否则我就会死。”
2】长镜头大师,7个半小时没有一分钟浪费
当日11时,电影开始放映。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面临退化困境的偏远农庄,昔日被认为已故的神秘同事(米哈伊·维格饰)突然归来,为困顿中的村民带来了恐惧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剧照
贝拉·塔尔被誉为“长镜头大师”,他的电影往往以极富表现力的长镜头捕捉生活的真实质感。《撒旦探戈》长达7个半小时,但故事的时间跨度不过几天。场景也寥寥无几,总共约150个镜头,平均一个镜头长达3分钟。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说,“《撒旦探戈》在电影史上以片时长、承载事件少而出名:在这部七小时半长的电影里,除了一场骗局之外几乎没发生任何事情。”
电影开场就是八分钟的推轨镜头,牛群从牛棚出来,摄影机隔着一列破旧的农居追踪牛的踪迹。贝拉·塔尔的标志性长镜头被用到了极致,每一个镜头都仿佛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随着镜头的缓缓推进,整个场景、人物乃至观众的呼吸节奏都被统一在同一频率,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与振动。
剧照
长镜头不仅营造出电影的沉浸式体验,更揭示了塔尔对“时间”这一元素的独特见解:“现在的电影大多看起来像漫画,它们忽略了’时间’。”
电影在放映了2个小时19分后,下午1时19分,进行了第一场休息,休息20分钟。20分钟要去吃饭肯定来不及,不少观众下楼买了点面包就赶紧上来了。第二次休息又是2个小时之后,之后就一直放映到了晚上7点多。
当电影结束,大银幕上出现“导演 贝拉·塔尔”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有影迷告诉记者,电影长达七个半小时,没有一分钟浪费,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对白都是精心设计,精心打磨。将人物拉得很近的长镜头,增加了沉浸感,仿佛与这些人物经历了整个事件,一同经历痛苦、挣扎、绝望与希望。
3】黑白影像,六进六退探戈的节奏,魔鬼的舞步
《撒旦探戈》和贝拉·塔尔大多数作品一样,黑白影像,缓慢的节奏,沉闷的气氛,重复的叙事,时空的延展,并充满了对社会、对生命、对哲学的思考与辩证。
电影采用的是片名暗示的探戈舞步的推拉结构:全片十二个章节,前进了六步,也后退了六步。
十二个章节,每个章节有一个题目。破败的农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冷漠与麻木虐杀着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六进六退,通过不同视角反复呈现相同的剧情,撒旦探戈也就是陷阱中周而复始的魔鬼舞步。
剧照
有影迷表示,《撒旦探戈》不仅是一部描绘农场破产后众生相的现实主义影片,更是一个关于人性、时间与生存的深刻寓言,自己能在浙江青年电影周上看到这样的大师之作,实属幸运。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