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安吉蝶变之路 悟绿色发展之道

潮新闻 共享联盟·上虞 王夏菁 胡炎艳2024-10-17 02:30全网传播量416
00:00
00:00

10月8日至10日,上虞区第22期中青班赴“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开展实地调研,通过专题课堂、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努力将“两山”转化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带回家,为我区“守绿换金、点绿成金”助力添彩。

专题讲座:学他山攻玉之石

“两山”理念带来安吉蝶变。安吉县委党校副校长梅志丹讲授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安吉实践》,让学员深刻理解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落实“两山”理念体制机制的决策部署,全面理清了安吉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出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

绿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王正南讲授的《乡村旅游的安吉实践》,让学员详细了解了安吉是如何以绿色生态为路径,以政策扶持、产业培育为支撑,以重大旅游项目为引擎,在好风景里布局好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青年入乡共绘和美画卷。安吉县人社局副书记叶燕讲授的《聊聊安吉青年入乡发展这点事》,让学员充分学习了安吉是如何通过“引、育、留”全链条政策供给,搭好大青年在广袤乡村的精彩舞台,创设追梦安吉到安居安吉的留才路径,实现青年入乡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现场教学:探绿色富民之路

在“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余村,学员们倾听余村在习总书记“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是如何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从“脏乱差”到“高颜值”的蜕变 、从守住“绿”到迎来“青”的蝶变,感慨余村当年“壮士扼腕走上转型路”,如今“青山绿水绘就富民图”。

在夜间经济标杆村——蔓塘里自然村,学员们惊艳于“灯火光影”与“竹林水池”完美契合的“文创灯光”,看到了因地制宜的“微改造”不仅能带来焕发新颜的“精提升”,更是为突破“千村一面”困境难题、打造别具一格魅力景观提供了新思路。

在美丽宜居示范村——大竹园村,学员们见证了“千万工程”的万千回响,民宿、村咖、露营等“新业态”在此地已是“旧常态”,多样化的消费场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本土非遗文化、特色资源“碰撞”,不仅吸引大批游客,更能留住农创人才,“亦城亦乡”空间形态为美丽乡村迭代提供了新载体、新路径。

在白茶产业特色村——黄杜村,学员们汲取了在生态种植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智慧,看到安吉白茶这片“金叶子”带来了全村农作的繁荣气象,生物多样这个“好路子”实现了白茶产业的持续发展,茶旅融合这一“妙点子”架起了多方共赢的共富桥梁,感受种植业大村从“种茶+卖茶”到“茶+N”的振兴发展、和美共富。

在休闲经济示范村——红庙村,学员们参观了文旅黑马“深蓝计划”,独特的矿坑景观、浪漫的心形湖泊、废土的装修风格,加上“以门票换咖啡”的独特运营模式,成就了“施工18天、开业即爆火”现象级网红,让学员们看到了年轻人“低成本、微创意”的放手一试所蕴含的无限潜力,一支能与乡村共同成长、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正在不断开拓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本次调研行程虽然紧凑,但学习收获满满,学员们深刻感悟绿水青山是最大优势,“两山”转化是奋斗历程,和美共富是发展宗旨,高效率推进要素市场配置,高质量厚植绿色发展动能,高水平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我区青春之城加速落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