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攀峰揽胜|兰亭奖入围书家金弋:多尝试多创新,作品每次都有一点点不同

    潮新闻 记者 陈新怡 吴思娴2024-10-16 12:05全网传播量6.3万
    00:00
    00:00

    正在浙江展览馆预展的“攀峰揽胜——浙江省造型艺术十年回顾特展”中,有一幅《历代书论选抄》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和以往看到的唐楷作品不同,《历代书论选抄》里字的大小、用笔的轻重都带着作者金弋自己的节奏。

    “很生动,也很赏心悦目,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把楷书写活了。”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何涤非评价。

    近日,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公布,凭借一件寸楷、一件八尺整纸大楷、一件行书四条屏,金弋第五次入展兰亭。

    格调高雅、用笔细腻的寸楷,短笔跳跃、长笔态势绵长的大楷……但金弋最满意的作品,还是行书四条屏。

    在创作之前,金弋花了很长的时间梳理了历届大展中优秀的行书作品,最后选择了带有魏碑风貌、章法较为空灵的小行书:“这个风格很少有人尝试过,写完之后,我自己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艺术首先还是要关照自己的内心。”

    轻松、自由、关照自身,这是金弋在创作中的常态。

    楷、草、隶、篆、行,他从不拘泥于一种字体,也很少重复创作同样的内容,“对我而言,书法是调剂生活的,所以我在各个书体上都有所涉猎。其他书体也能帮我滋养自己的主攻书体。”金弋说。

    没有专业学过,没有名家指导,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将书法当作爱好的金弋,一支笔、一张纸、一碟墨,对着碑帖,一坐便是七八个小时,写到凌晨是家常便饭。

    26岁,篆书作品斩获首届兰亭奖并获提名奖;30岁,隶书入展第二届兰亭奖;33岁,楷书作品斩获第三届兰亭奖再获提名奖;36岁楷书又斩获第四届兰亭奖。他写字30年,书法作品50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赛事。

    站在30年的当口,这位老将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我的目标是,争取每一次参赛的作品都有一点点的不同。”

    金弋作品

    要一条路走下去

    潮新闻•钱江晚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练习书法的?

    金弋:我练习书法已经30年了。以前业余生活比较单调,用书法调剂生活。

    当时自媒体还没那么发达,通过报纸上的一些征稿启事去参加一些浙江省乃至全国性的赛事,对我来说是一个常态,我平时创作的速度也比较快,主要是前期会投入很多精力在思考上。

    潮新闻•钱江晚报:您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的大型赛事时的情境吗?

    金弋:2000年我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第一次投稿,名落孙山,这也很正常,因为全国几万个人投稿,选拔的就这么一些。

    在不断投稿中我也是历练出来了心态,没有一个作者能永远获奖。

    2002年,我在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拿到了提名奖。当时全国所有的书法爱好者都可以投稿,能脱颖而出,对我来说,是比较难忘的经历。

    潮新闻•钱江晚报:创作中,您遇到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金弋: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作者,遇到瓶颈是正常的。你写5年或者10年,整体上不会差很多,可能细节上会再完善一点。这是一把双刃剑,你必须对自己的审美眼光非常自信,很多作者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也有作者会改头换面,可能周围人的一些判断就会影响到他,这些其实都是不够自信。

    对一个成熟的作者来说,要长期把一条路走下去,是需要比较大的勇气的。因为你很有可能走错方向,如果回过头来再改,可能又得花很多年的时间。接下来,我会在大字行书上做些尝试和突破,它对作者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也是我今后重点要攻克一个课题。

    金弋作品

    多尝试,多创新

    潮新闻•钱江晚报:很多书家大多以某一种书体名世,您是怎么做到草、隶、篆、行融类旁通的?

    金弋:我的书法主要靠自学,这样野生的状态我很喜欢。

    作为一个专业想达到一定高度的书法作者,我觉得应该在各个书体上都有所涉猎。

    虽然我几届兰亭奖都是楷书入选,但平时我行、草书写得最多。我楷书是看得多临得少,我会花很多时间在其他书体上。

    潮新闻•钱江晚报:之前您说过自己的追求是“以碑入行草”,如何理解这句话?

    金弋:“碑入行草”是我觉得在运笔上需要有一定的笔触,有一定的粗糙感,不能太过于光滑和优美。本身碑在经历风化之后会有一种金石味,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太执着金石味,运笔的流畅度也容易下降。

    在字的字形、框架、外貌、轮廓上,我会取法魏碑墓志、造像或者摩崖石刻,并在这之上辅以流动性较强的用笔。书法最终还是要体现书写性和自然性,做作的书写始终是不高明的。

    潮新闻•钱江晚报:作为参加了几十次的综合性大展和各类单项展的老将,有什么心得分享?

    金弋:在动笔之前,我还是思考得会更多些,这个作品要先过我自己的审美。

    如果这种风格的作品成功了一两次,我就坚持做下去。多尝试,多创新,虽然可能会有失败,但我觉得很正常,将自己做到极致,我觉得就够了。 

    金弋作品

    每次参赛,作品都有一点点的不同

    潮新闻•钱江晚报: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这次入选兰亭奖的作品吗?

    金弋:我投稿的三件作品,分别为一件寸楷、一件八尺整纸大楷、一件行书四条屏。

    最满意的行书四条屏创作之前,我用了很长时间思考,最终选择了小行书,这个风格很少有人尝试。

    我几乎很少重复创作一个内容,写作品时我喜欢随机性强一点的。平时的训练很重要,但真正创作时,你不能一遍遍地写,写到最后情绪没有了,效果也就打折扣了。

    潮新闻•钱江晚报:从2002年在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获奖,如今过了22年,两次获奖,三次入展,心情如何?

    金弋:22年过去,我正慢慢地找到了自己写作品的思路。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四种字体我在兰亭奖中都有入展,接下来的10年、20年,在风格上我会进一步的强化和深入,把它做得更完善丰满一些。

    潮新闻•钱江晚报:作为浙江省文联第二批文艺名家的一员,分享一下您的感受?

    金弋:感谢省文联和省书协的认可和厚爱,文艺名家计划给了我们艺术工作者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发展平台。这也让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因为你创作的作品包括比赛的成绩,要对得起这个称号,无愧于这个时代。

    上个月,我参加了京杭大运河的系列采风活动,从北京一直到杭州,古人的智慧和毅力让我感受颇深。接下来,我想创作一幅八尺整纸的楷书,内容是《春江花月夜》。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金弋的作品正在浙江展览馆“攀峰揽胜——浙江省造型艺术十年回顾特展”中展出,该展览是献礼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的系列展览活动之一。

    “攀峰揽胜”展览展出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等四个门类足以代表我省造型艺术十年发展水平的近200件(组)精品力作,重点展示近十年来我省造型艺术获得全国性奖项的佳作,增补部分重大创作工程作品和省级大奖作品。

    展览将于10月21日正式开幕,目前为预展阶段,欢迎广大读者前往参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人文读本|这一路的攀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