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叶满枝,海盐大地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交通变革。
随着第四季度的到来,海盐并未放缓脚步,反而在“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快干交通”的强劲号召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与勃勃生机。走在海盐的街头巷尾,目之所及皆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图源:视觉中国
在2024年海盐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2+2+X”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内联外畅大交通。据了解,今年1至9月,海盐完成交通投资48.76亿元(含铁路13.6亿元),同比增长136.59%,完成年度考核任务(40亿元)的121.9%,创历年新高。
随着海盐一系列交通项目的建设和建成,加快了海盐驶入“轨道上”的长三角,融入嘉兴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长三角都市圈,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版图正逐渐勾勒。
长三角高铁网建设正酣
日前,记者来到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超同村,施工人员正操控着钻机,打下通苏嘉甬高铁项目第9标段的第1000根桩基。“这根桩的桩径是1.5米,桩长是72米,总共需要16个小时才能完工。”中铁七局通苏嘉甬高铁第9标段项目部二分部总工程师刘红说。
刘红告诉记者,技术人员在前期地质勘探中发现,海盐的地层主要以粘土、粉质粘土、粉土为主,性质偏软,钻孔时发生塌孔、缩径问题的风险较高。“我们采用适用于海盐地质情况的反循环钻机,并采取降低钻进速率、增大泥浆比重、增加钻头直径等措施,以保证钻孔质量。”刘红说。
据了解,第9标段线路长约30公里,起于南湖区余新镇,之后途经秀洲区王店镇、海盐县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沈荡镇、于城镇、通元镇、武原街道,最终与在建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相连。海盐境内线路长24公里。
自今年9月初开工以来,通苏嘉甬高铁项目海盐段陆地工程施工进度突飞猛进。第9标段共有8661根桩基,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完成4400根。
“目前,我们投入了众多的人力物力,光是钻机就有52台,另外还有配套的吊车、挖掘机。所有施工人员实行‘三班倒’,做到24小时不停工,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中铁七局通苏嘉甬高铁第9标段项目部副经理王文军表示,除桩基施工外,项目还同步建设完成了3个混凝土搅拌站、4个钢筋加工场,以及27.6公里的施工便道,为后续更大规模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杭州湾两岸以及广阔的海面上,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的建设也在全力推进。大桥施工作业面已经全面展开,截至目前,跨北大堤引桥3号墩完成连续梁0号块施工;北航道桥8号主塔墩完成首节及第二节施工,9号主塔墩完成双壁钢围堰封底;中航道桥81号主塔墩完成双壁钢围堰组装拼接,82号、83号墩完成双壁钢围堰场内制造;海中引桥主体钢管桩累计完成350根。
通苏嘉甬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在2027年年底建成通车,在海盐设高铁站。通车后,将与已开通运营的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车道新动脉即将贯通
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国道项目也在加速推进。近日,在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海盐段)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的在安装钢护栏,有的在建造路灯基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建设标准比较高,路面沥青要连续铺设2层。目前,下层8公分的沥青已经铺了三分之二,上层4公分的沥青计划在10月18日开始铺设。”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海盐段)项目经理方潇潇表示。
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海盐段)主线全长4.2公里,起于秀洲区王店镇与海盐县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交界处,与524国道秀洲新塍至王店段相接,向南穿越百步后,终于百步与海宁市海昌街道交界处,并顺接已建的524国道海宁海昌至尖山段。建成后,将有力提高市域南北向交通出行效率,打通浙苏两省的省际“断头路”。
“524国道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造,设计速度每小时80公里,建成后,海盐将在原有的525国道(东西大道)的基础上新增1条国道,西部居民出行将更加便利。”县交投集团工作人员袁建富说。
记者从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海盐共有通苏嘉甬高铁、嘉兴至海盐快速路射线一期和二期工程、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一期)项目、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海盐段)、杭浦高速公路南北湖互通改建工程(迎宾大道)等31个在建交通项目,各项目均在火热施工中。其中,嘉兴至海盐快速路射线(一期)项目(海盐境内的高架)于2022年7月开工,当前正在进行桥梁梁板架设和桥面系施工,计划到2024年底,完成项目整体形象进度的80%。
“我们将以‘早一天也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大干快上、破难攻坚,全力以赴狠抓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