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们一定也热爱书,热爱书店,所以今天如果有喜欢的卖品你们可以带走,如果没有喜欢的,你也可以带走一份温暖和一份祝福。”9月27日晚,西湖边宝石山,“纯真年代”书吧24岁生日前夕,一场特殊又漫长的直播——“纯真年代·结缘之夜”正在进行。
这场直播的目的很单纯也很温暖,即以直播的方式售出爱心人士捐赠的艺术作品、书法和“闲余”的物件,给书吧营造一个小小的资金池,拯救这家被笼罩在“经营寒冬”里的独立书店。
纯真年代。图源:吴晓波频道
现场的卖品五花八门,最便宜的东西30元,最贵的东西49999元。有笔墨酣畅的名画书法,作家的签名书,还有来自诸多文化名家的茶酒器皿等等。活动开始不到两个小时,募集金额就达到了20万左右。
被卖出的物件,如同一封封情感饱满的信笺,带着捐赠人对书店的祝福与善意,在纯真年代的回忆中短暂停留,然后被装进包裹,寄向直播间外的有缘人。
最先出场的卖品,是纯真年代书店的定制笔记本,笔记本表面是一盏书店的灯,底下就是西湖断桥,凸显杭州独有的浪漫与诗意。主持人丹荑说,这是她非常喜欢的卖品之一:“纯真年代就像温暖的灯光,照亮着这些热爱书的人,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么一个东西,宝石山上书吧亮着灯,我们也希望这盏灯能够永远的亮下去。”
为守护这束阅读之光,杭州一些独立书店的创始人早早便来到了现场。
晓风书屋的主人朱钰芳20多年前与吴晓波结缘,她开独立书店已经28年,能深切体会到“纯真年代”书吧创始人朱锦绣的不易,送出丰子恺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复制件。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得到了丰子恺女儿的授权。“这幅画应该是丰子恺在杭州创作的,他特别喜欢杭州,在这里前后居住近十年,因此画了很多与杭州相关的漫画。”朱钰芳说,希望借这幅画,表达她对“纯真年代”书吧的祝福,为书店复苏尽绵薄之力。
乾嘉书房创始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夏冰捐出了两幅书法作品《日进斗金》和《扶摇直上》。黄夏冰说,大概20年前她就拜访过“纯真年代”书吧,被朱锦绣和盛子潮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当时我还是个小姑娘,朱老师大概没什么印象,后来我开了乾嘉书房,又见了朱老师,从她那里获得了很多人生启迪,非常感谢她。今天我带来自己的两件小品,一件是《日进斗金》,表达我对书吧和在座以及线上朋友最朴素的祝福;另一件是《扶摇直上》,借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希望‘纯真年代’书吧能够大鹏展翅,乘风而起。衷心祝愿‘纯真年代’书吧能够越来越好,也希望它能够续写杭城文化事业的新篇章。”
书店人之外,很多文化名家也为“纯真年代”送上了一份情谊。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是对纯真年代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她与朱锦绣同龄,是第一个支持朱锦绣开书吧的人。“王旭烽老师90年代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所以写了很多与茶有关的书籍,比如‘茶人四部曲’。这次她听说书吧的困难,精心挑选了一件有30多年历史的紫砂竹节方壶,这也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试营业期间的纪念方壶。遗憾的是,今天王旭烽老师人在外地,如果她在杭州,无论如何都会赶来现场,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书吧有一份责任。”
中国当代作家、诗人陈年喜手抄了一份他的诗歌《炸裂志》,连同其他书法作品一起,捐赠给了书吧。
直播现场,吴晓波表达了自己对陈年喜的谢意:“我们曾经举办过一个活动,探讨中国文学的所在。我们发现文学存在于民间,特别是在东部,有一群工人在创作诗歌。2016年至2017年期间,我拍摄了一部名为《我的诗篇》的纪录片,记录了大约两万名工人的生活,包括挡车工、矿工、服装女工等。我在北京一个农民工聚集的村子里第一次遇见这位名叫陈年喜的矿工,当时他负责在隧道中埋设炸药。陈年喜曾告诉我,炸药爆炸时不能走错方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因为每年在隧道中工作,他本人也是尘肺病患者。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诗,其中一首著名的诗作名为《炸裂志》,描述了他像炸药爆破一样重构自己人生的过程。后来,陈年喜上了我们的纪录片,被美国一所大学邀请去进行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自己的脖子里嵌有一块钢板,这块钢板就是20年前铁矿隧道里炸出的铁矿石,它被练成钢后,被医药器械公司做成产品,最终又回到了他的身体上,让人印象深刻。年喜是一位一贫如洗的文人,但他捐出了自己的字,还从直播间拍走了一件卖品,用来支持纯真年代,让我们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
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捐出了一尊金虎雕塑,“纯真年代”书吧门牌上的字,正是出自他之手。
朱锦绣说:“韩美林是我非常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曾为北京奥运设计吉祥物。‘纯真年代’书吧里一直挂着一张画,画中佛像庄严中带一点可爱,可爱中带一点慵懒,慵懒中带一点清透,是他送给经历悲伤事朋友的礼物,他还在上面题了‘百威遇安、百病消除、百忧转喜’几个字,以示对朋友的安慰。”
文物学者、收藏家李飞是吴晓波和朱锦绣的老朋友,他捐赠的是清代木雕兰香喜鹊和清代画片荷塘鸳鸯。
“我觉得像朱老师这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太难得了,我们不想失去‘纯真年代’。所以3年前,传言杨柳郡店要关门的消息时,我和方文山等其他几个艺术家也尝试给书吧帮忙,这次吴晓波老师重视了书吧,他做得比我们好,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想尽一点绵薄之力,因为文化的传承实在是太难了。”
北师大教授、诗人欧阳江河也捐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锦绣文章》。“欧阳江河的书法作品在诗人中非常有名,这次‘结缘之夜’,我们向他求来这幅字,他非常支持。”朱锦绣说,能与这些作家朋友结缘,是书吧的幸运和福气,感谢大家对书吧的宠爱和支持。
夜色渐深,近六个小时直播后,“纯真年代·结缘之夜”落下帷幕,在这个难忘的夜晚,宝石山上的“纯真年代”书吧迎来了24岁生日。
或许,像无数独立书店一般,它的前路并非坦途,就像吴晓波在现场提到,独立书店没有任何的商业模式,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独立书店就是花园,花园需要我们捐出花瓶,否则里面的花就会枯萎。纯真年代本来就是杭州的文化地标,是属于所有市民的文化空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它渡过难关。”
(展品图片由纯真年代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