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刚刚从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获悉,今天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亮出“满月”成绩单:自8月28日开馆以来,展示馆日均接待团队参观人数超百人。
“这个数字,还只是我们统计到的网上预约登记前来参观的。零星过来的散客和团队并未统计在内。”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表示,近一个月来他的工作,基本就是在接待观众。
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位于前门区域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一层。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参观的团队既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有社会组织、中小学生,更有外国友人,也包括手持盲杖和坐着轮椅前来的残障人士。
参观场景之一(图源: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
那么,展览吸引力来自何处?展示馆项目以无障碍“小切口”展现国家“大情怀”;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宣传贯彻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展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成就,来弘扬无障碍人文理念、倡导无障碍文明意识、普及无障碍科技知识、培育无障碍示范成果。
展示馆精彩呈现又何在?记者看到,展览展陈内容以“国之大者”“法之溯源”“法之践行”为开篇,聚焦领袖关怀、国家温度、顶层设计、机制创新、中国特色;以“行之为民”“规之方圆”“城之宜美”“居之无碍”,聚焦城市更新、无障碍适老化、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无障碍 好设计”精品成果,串珠引线、精彩成链。同时,以“匠之精心”的北京双奥之城、杭州亚运之城为样板,凸显无障碍环境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展览展出的几十项无障碍适老化实景案例融汇无障碍适老化元素,也是吸引参观者不断前来的亮点之一。比如,无基坑升降平台为楼梯高差提供的解决方案,可升降可旋转的模型展台为轮椅者提供方便的实践,礼帽无障碍出租车模型和实物同展为无障碍出行提供的借鉴等。再加上,展馆外标准化建设的无障碍停车位、规范化的无障碍坡道、精细化的无障碍卫生间等,全方位同步示范,不仅让人印象深刻,也成功展示了全国各地为打造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品质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