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方面” 用好系统观念

潮新闻 通讯员 豆辉2024-09-27 07:36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是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就反复提及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在全面深化改革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构建改革发展基本逻辑遵循的关键依托,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推进器。全面深化改革要用好系统观念,就需要从发展的实际着手,协调好“零与整”“微与巨”“慢与快”这三个实际发展方面,只有这样,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在改革实践中行稳致远。

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要聚焦“微与巨”的问题。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在广泛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进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矛盾与困境,就务必要做到通盘考虑,并能够在细处着笔,既能“枝繁”,也要“叶茂”,要能够通过政策调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好制度基础。同时,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需要聚焦和处理好“微与巨”的关系,系统谋划、科学布局,透过变化繁复的发展表象精准把脉,一处处谋,一步步推,统筹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通过解决好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改革问题,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更深处发力,实现顶层谋划系统有序、区域布局科学有效、基层治理精准有力。

在区域发展平衡上,要聚焦“零与整”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系统性构成了事物的基本属性。而系统性强调事物运动和发展都离不开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全局”与“一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可以说,从“一域”即能洞见“全局”,从“全局”也可窥探“一域”。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势必要使“整体性”与“局部性”相协调,既要全国一盘棋,整体谋划、全面推进,也要注意政策落地与“局部”发展实际相适应的问题。不同的资源禀赋会形成有差异的发展格局,不同的发展格局孕育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不同的发展阶段就需要差异化的发展政策。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洞悉发展实践中的这些局部差异,处理好“零与整”的问题,统筹协调好区域、城乡发展差异,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只有做到在区域发展平衡上下好“先手棋”,才能聚“微”成“巨”,推动改革的巨轮不断昂扬向前。

在深化改革实践中,要聚焦“慢与快”的问题。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不同的层次,在不同层次之间又有共同的规律和特殊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也是这样。不同的改革事项可能存在相同的牵引因子,又会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进程和内生动力。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聚集“快与慢”的问题,要在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下,“快慢相济”推进各项改革事项不断前进。要做到在技术革新等需要快速反应的问题上“快一步”,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事项上“慢一些”,在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关键谋划上“稳一点”,不急于求成,不贪大求多,找准各改革子项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做到协调好各方面、各环境、各因素的全面影响。同时也要注意相同的事物也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差异性,秉持系统思维,尊重不同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实际,要明确方向,不搞“一刀切”,通过政策精准调节实现改革过程稳扎稳打,有序有度有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