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年久失修、故障频发,是老旧小区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于费用高昂、众口难调等现实原因,“高龄”老旧电梯何去何从,考验着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最近,随着北干街道金稼苑社区新白马公寓的多部高龄电梯进入施工阶段,一场耗时8年的换梯“攻坚战”,终于落下帷幕。这也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北干街道打响的老旧电梯换新第一仗。
在9月14日召开的全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百日攻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这一老旧电梯焕新的“北干方案”,成为全省焦点。
老旧电梯修还是换?
从民声中寻找答案
新白马公寓,交付于2008年,共有18幢高层住宅,是萧山较早的高层电梯房。和许多老小区一样,36部“服役”多年的电梯已步入“老龄”。
在新白马,“换梯”的呼声早在八年前就已出现。2016年开始,小区业主大会多次提出换梯方案,前前后后开了很多次会议,都没能确定更换方案。电梯是修还是换,对于小区全体业主来说,仍然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继续维修,费用在400万元左右,但非长久之计;36部电梯全部更新,所需的资金更是高达1000余万元,资金缺口较大。“金稼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坦言。
为此,街道成立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专班,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和社区、业委会等,因地制宜设计“一楼一方案”,组建“楼道更梯联动群”,通过民情双访收集需求、共同研判、投票表决等议事协商方式规范流程、形成共识。
“从民声中寻找答案。”金稼苑社区党委书记杨玉红坦言,换梯过程中,每一个共识的达成,都包含了多次讨论协商。最终,经过10轮意见征集,5次业主大会表决后,历时八年打磨的电梯更新方案得以高票通过。
1000万元更新费从哪来?
全区首创三方“众筹”
确定了更新方案,1000万元的换梯费用又是一道新难题——新白马公寓的维修基金可使用的资金为近200万元,远不能满足更换电梯所需。
通过民情双访,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等又围坐在一起,找到了居民意愿的最大公约数——
在借鉴其他小区换梯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讨论沟通,新白马公寓集各方智慧,创新提出“业主自筹一部分,维修基金使用一部分,使用经营性收益逐年补充维修基金”的“三合一”筹资方案。具体来说,由居民自筹50%、根据住户的楼层及住房面积按比例分摊;另外50%由物业专项维修基金和小区经营性收益逐年补充维修基金承担。这样的资金筹备方式在全区尚属首例。
目前,新白马公寓的36台电梯已签订换梯更新框架协议,6台电梯已进场施工。回望整个“换梯”过程,杨玉红心生感慨,换梯成功的背后有个关键,即通过民情双访机制,把民情“察”得全面精准,把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转化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才能得到每位业主的支持配合。“通过民情双访探索构建‘新熟人社会’,好事实事一定有把握做成。”
有了新白马的先行样板,北干的旧梯换新也在加速。目前,北干已将6个社区、9个小区的186台住宅老旧电梯列入更新计划,且均已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力争年底前全部签订施工合同并部分进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