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罹患癌症的风险。身边亲友确诊患癌,我们难免会产生恐慌。自己得了肿瘤,也会担心遗传给子女。家族中有肿瘤患者,得病风险会更高吗?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医生这么说。
5种癌症容易遗传1种遗传性息肉病,100%癌变
2020年10月,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JAMA Onc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癌症的遗传真相。梅奥医学中心研究团队对2984名确诊的癌症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超过八分之一(共397人,13.3%)的癌症患者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可遗传基因突变。
换句话说,这1/8癌症患者是父母把癌症遗传给他/她的。
癌症遗传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有些人是肿瘤的“易感体质”,指遗传物质上有一些特殊的改变,导致人体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容易患上肿瘤。
1、肠癌——20%-30%患者有家族史
家族性结肠息肉易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患有结直肠癌,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更高。
其中,1种遗传性息肉病,100%会癌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父母如有一方染色体中携带有突变的APC基因(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则有一半的几率传给子代。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多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随着息肉的增大和数目的增加,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防癌建议:45岁后,平均5年至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有遗传倾向,应1-3年做一次肠镜。
2、乳腺癌——女儿风险高2-3倍
上世纪90年代,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发现,但仅有5%-10%的乳腺癌与基因遗传有关。一般情况下,家族中母亲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儿或姐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女性高2-3倍。
防癌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检查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般是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
3、胃癌——饮食习惯造成群聚现象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容易在家庭成员间传染。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占10%。胃癌患者亲属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险性高2-3倍。
防癌建议:胃镜检查,同时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因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阻止致癌物形成。
4、肝癌——病毒感染引发家族聚集
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以是一级预防对象。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发生肝癌几率较高。
防癌建议: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1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5、前列腺癌——危险性增加1倍
一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本人患癌风险会增加1倍。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防癌建议:可采用PSA检测进行筛查。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说起癌症,很多人都会“谈癌色变”,那么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怎样才能预防癌症?一起来看…
七大因素容易引发癌症
1、“吸”出来的癌症
远离肺癌,重中之重,男女各要防好一种“烟”,男士要尽早戒烟,香烟中存在着多种致癌物,有些女性不抽烟、也很少接触二手烟,最后却不幸患上了肺癌的原因就是厨房的油烟!此外,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甲醛,被称为室内环境污染“第一杀手”。
2、“吃”出来的癌症
一个“癌”字三个“口”,意味着癌症在很大程度上与“吃”有关,吃得过咸、吃肉太多、常吃烫食、习惯饮酒及爱嚼槟榔等这些常见习惯都会增加患癌风险。
3、“省”出来的癌症
老一辈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家里有发霉食物、隔夜饭菜舍不得扔,但是,常吃这些食物容易致癌。防范黄曲霉毒素,一定要避免吃发霉的食物,特别是花生、红薯、甘蔗等,一旦发霉就应立刻丢掉,养生不剩菜的好习惯,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预防胃癌。
4、“懒”出来的癌症
1)懒得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
2)懒得上厕所。习惯了憋尿,不但会损伤膀胱,增加尿频、尿失禁风险;降低膀胱黏膜抵抗力,易发尿路感染,甚至危害肾脏,刺激前列腺,诱发炎症等。有研究显示,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更高。3)懒得体检。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状出现才去医院,这时查出癌症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
5、“熬”出来的癌症
说了无数遍,熬夜就是熬命!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6、“染”出来的癌症
“染”指的是细菌病毒感染。研究发现,某些病毒和细菌可能与某些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2)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外阴阴道癌、阴茎癌和口咽癌等的发生相关。3)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胃淋巴瘤的关系。
7、其他因素癌症发病相关其他因素暴露。包括家族遗传史、负面情绪、年龄、与部分职业爆露等。
癌症即恶性肿瘤。由于其恶性生长的特点,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恶性肿瘤一直位于中国城乡居民疾病死因的前列,虽然近年来肿瘤治疗进步很大,但是预防和早诊早治仍然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大约30%—50%癌症病例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预防肿瘤。
1、戒烟吸烟是诱发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尤其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烟草中有几百种有害物质,明确的致癌物质有69种。吸烟指数(每天吸食烟草的支数乘以烟龄)超过400的人群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如果每天吸烟1包,连续吸烟超过20年,吸烟指数就是400。即使确诊肿瘤后戒烟仍能提高抗肿瘤疗效,所以建议所有人群戒烟。
2、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可增加包括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在内的12种以上癌症风险,成年女性体重每增加5公斤,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1%;成年男性体重每增加5公斤,其结肠癌风险增加9%。BMI(体重指数)是很好的监测体重的指标,BMI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的BMI范围内(18.5—23.9),建议尽可能保持更低的体重指数。
感谢齐鲁制药公益支持本栏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