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2天,骑行1778公里,从北京沿着京杭大运河抵达杭州,一群年过半百的骑行爱好者完成了这样一件既有意义又“疯狂”的事。
近日,由十余人组成的“国之大运”骑行队伍抵达位于运河广场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这其中,除北京骑友外,还有三名浙江骑行爱好者也参与到了这次骑行活动中。
正值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和十一国庆即将到来之际,骑着自己的爱车,看遍沿途的风景人文,这让这些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资深骑友们,倍感光荣。
日均骑行超159公里
一路上既有风雨更有风景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
此次骑行从北京通州出发,经过天津、河北沧州、山东德州、临清、聊城、泰安、济宁、台儿庄后,进入江苏清江、淮安、扬州、镇江、苏州,最终抵达位于杭州拱宸桥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参与骑行活动的杭州丁兰车队队长杨桂发告诉潮新闻记者,为了按时完成骑行计划,他们一般早上七点多集合,八点前出发,傍晚五六点抵达下一站落脚住宿,行程安排紧凑,“12天要完成1700多公里的里程,基本上骑友日均需要骑行超150公里,平均速度在25码以上。”
因为是长距离的团队骑行,活动组织难度非常大,除了沿途住宿餐饮外,还有突发情况产生。但十二天的行程对骑友们来说犹如西天取经,有风雨但也有收获:骑行第二天,从天津骑行至河北沧州时,骑行队伍遇到大雨和爆胎的情况,最终骑友们一身泥泞地完成了当天的行程;从沧州到山东德州的路上,当地热情骑友陪伴大伙儿骑行80公里,共同感受沿途的风土人情。
杨桂发笑道,沿途的博物馆都是大家的必打卡地,如果抵达晚了遇上博物馆关门,大家也会沿着运河走一走,细心品味大运河不同段的魅力。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通州区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齐思文发起,所以这不仅对南方骑友来说是种特别的体验,对北方骑友来说也打开了新视野。“之前我们组织过环海南岛、环青海湖之类的骑行活动,但从北京骑到杭州,也是头一回。”北京骑友王剑梅笑道,第一次骑到南方来,王剑梅感觉沿途真是越骑越美,与北方的京杭大运河沿线有不一样的味道,“我们那儿的大运河段已经没有航运功能了,河面上只有旅游观光船,不像南方这边不仅古色古香,运河还继续发挥航运作用,别具特色。”
浙江七旬骑友骑完全程
期待更多骑友为骑行赋能
这趟骑行之旅中,73岁的浙江骑友陆志龙是年龄最大的参与者,宝刀未老的他不仅顺利骑完全程,还与等候在杭州的骑友们激情相拥。
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坚持骑行的陆志龙如今已骑过全国29个省份,并依然保持着每天坚持骑行锻炼的习惯。“7月份得知有这样的活动,我就想着作为一名老党员、老骑友,我一定要参加。”陆志龙表示,南北方风景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这趟行程非常值得一骑。
浙江骑友陆志龙(右四)
参与这次骑行的骑友扬扬细致地记下了这次骑行中的所见所闻,在他看来,在他看来,“国之大运”京杭大运河人文骑行活动也是为其他骑行爱好者的一次探路。
为何想到参与这次骑行呢?
今年是京杭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10周年,在这个特殊节点上,能用车轮亲身感受历史的温度,这让春骑中国发起人、同时也是这次活动参与者的杭州骑友诸葛齐觉得很有意义。“以‘国之大运’为主题,一是对我们中国国运亨通的美好向往,再者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的运河,并且骑行是展现国人精气神的一种国民运动,三者相加,赋予这次活动美好的寓意。”
临近十一假期,诸葛齐建议广大骑友,骑车到处走走看风景的同时,也可以多选择有历史文脉的人文路线,“像浙东运河、钱塘江丝路、浙东唐诗之路等,都非常有意义。另外,也可以往乡村骑,走进田野乡间去看看,这几年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非常好,用自行车把乡野乡趣串联起来,也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