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当老师!今天,她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郑思 沈姚琦2024-09-25 11:00全网传播量3.2万
    00:00
    00:00

    9月25日,杭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会议室里,一群2024级新生满怀期待地围坐在一起,等待着一位特殊来宾的到来。

    下午两点,杭州医学院附属临安人民医院冯兰英医生如约而至,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和专注目光中,冯医生面带微笑,以坚定的姿态签署了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

    “在大学时期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应该是对医学的一种敬仰吧!”冯兰英回忆,最终选择了要将这份礼物留给了家门口的医学院校——杭州医学院。“我是临安人,临安是我的故土,我的青春都奉献在临安人民医院。临安人民医院是杭州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我也希望能为本地的医学院校作贡献,能把自己捐献给热爱的医学教学事业,给杭医的同学们多一次学习实践的机会!”

    合影。学校供图

    冯兰英医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临安人民医院工作,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现任医保物价办副主任。

    “冯医生为人正直,勤勤恳恳,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过职,很有担当,在带教学生的时候也特别上心。”曾经同部门工作过的同事,临安人民医院党政办主任冯棋佳如是评价。

    冯兰英说,多年临床医学和医院管理经验,让她深刻理解遗体捐献对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性,无偿捐献的遗体可以用于医学人体解剖教学与科研,“通过捐献遗体,我能够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当医学生的老师。”

    “女儿也是支持我的!”对于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冯医生表示很自豪。

    签约现场。学校供图

    杭州医学院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于2020年获批正式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为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

    “冯医生是我们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成立后第一个直接对接学校签署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的捐献者,这份无私大爱、奉献精神和对我校的信任,让我们非常感动!”杭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夷露表示,遗体捐献是一种人间的大爱善行,是一次生命的传递,也是一次使命的传达。“志愿书签署仪式上,我们组织了学院的师生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感人的时刻,让更多温暖与爱在人间接续传递。”

    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要想了解疾病,就必须首先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杭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院长钟恺强调,“我们不仅要从大体老师身上学到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更要学习他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学校供图

    2024级精神医学专业学生李欣感慨地说:“今天的仪式,让我对遗体捐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用日落换明月升起,以生命点亮生命’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他们用生命指引着我们,以其血肉,授吾之医理。”

    学生马慧洁则表示,“我愿以冯医生为榜样,尽己所能为人民健康竭尽全力,为国家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杭州医学院遗体(器官)接收站成立以来,将接收到的大体老师的姓名都镌刻在学校的“无语良师”纪念碑上,这些名字也深深烙印在全体教师和一代代医学生心中。

    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举办“感恩大德、敬畏追思”集体缅怀无语良师活动,这已成为杭州医学院一项传统活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礼敬感恩捐献者,在人文情怀的滋养下在医学之路扎实前行。

    缅怀无语良师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去年3月,杭州医学院与临安区民政局、红十字会和福地陵园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创新,围绕“生命文化教育主题”,共同推动“遗体捐献公益宣传活动”的发展,努力打造生命文化教育品牌。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人体科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参与青少年德育教育,倡导公益,宣扬生命文化理念,引导孩子们了解生命的发生、生长与发育,理解与尊重大体老师。

    今天,冯兰英医生的无私奉献是对医学教育的一份厚礼,更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刻诠释。她的行为是一堂生动的医学人文教育课,更是一次生命的传递和使命的传达,必将激励着每一位医学生,让他们在医学之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青春华章 | 残奥会冠军蒋裕燕:热爱并持续投入,然后“闪闪发光”,就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02:18
    青春华章 | 南开大学校长再提“爱国三问”,全场青年大学生铿锵回答
    02:24
    青春华章 | 潘展乐、陈梦等奥运冠军现身南开大!精彩诠释青春活力
    02:5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