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学校禁止学生自带牛奶,以禁代管过于简单粗暴

潮新闻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2024-09-24 08:03全网传播量40.1万
00:00
00:00

图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学生入校被禁止自行携带牛奶,却允许喝学校提供的奶,这是什么道理?”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对山东德州一所学校做法“难以理解”,引发关注。

网传视频显示,一所学校门口,身着白蓝校服的孩子们排成队正在依次进校,而排队的原因是校方工作人员正在挨个检查孩子们的书包。视频中可见多名校方工作人员站在校门外,在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的注视下,走到他跟前的孩子弯腰打开自己的书包展示其中物品,检查合格后才能重新收拾好走进校门。

出于对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考虑,很多学校都对校外食品采取禁止的态度。平心而论,相比于学校可以直接监管的食堂,校外食品的质量问题确实不易保障,学生因为吃校外食品而影响身体健康的事情,也时有听闻。但是,连牛奶都不准自行携带,令人难以苟同。

众所周知,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牛奶可以说是“刚需品”。学校本身不可能生产牛奶,禁止学生携带牛奶为哪般?校方的解释是,天气越来越凉了,尽量不让孩子们喝凉的东西,而学校的奶是经过加热的。但是,如果仅仅以这个原因“一刀切”禁止学生携带牛奶,难以服众。

首先,揆诸《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并没有禁止学生携带食品进校的禁令。出于健康饮食等方面考量,学校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善意引导,但无权一禁了之。在校门口公然检查孩子们的书包,更涉嫌侵犯隐私。

其次,既然学校提供的奶可以加热,为啥孩子自己带的奶就不能加热呢?按常理来说,学校提供的奶不可能是外面加热好之后再卖给学生的,既然是在校内加热的,为啥学生携带的牛奶就没办法加热了?如此牵强的理由,怎能自圆其说?不少网友质疑学校是为了照顾校内小卖部的生意。那么,该校有没有小卖部?如果有,是否依法取得许可?禁止学生自带牛奶进入校园,是否有照顾校内小卖部的考量?这一系列问号,都有待拉直。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的粗暴管理在现实中时有听闻。几年前,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两名学生,因不准带牛奶入校只好蹲校门口一气喝掉半箱奶。更有甚者,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对学生物品进行搜查,并将没收的食物进行集中焚毁,引发轩然大波。

教育无小事。一边大力倡导立德树人,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一边却粗暴地对待学生,如此“说一套做一套”,孩子们会咋想?这样“错误的示范”,将会在学生心中埋下怎样的种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校长“雷语”何以刺目,莫把家长当假想敌
潮评丨公共座椅可充电,地铁行李能寄存,透着城市管理的“巧思”
潮评丨创新打法,提升理论宣讲“抬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