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承智启新质,四新向未来”——浙江移动落实新质生产力系列能力发布会上,浙江移动宣布实施底座标新、技术革新、发展焕新、产业向新“四新”赋能行动,进一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信息通信行业的新变量?
眼下,浙江移动正以“四新”为笔,在全省各地铺展开一幅幅活力澎湃的新画面:基于5G-A通感一体网络,可以实现百公里级的无人机海鲜直运,舟山码头的海鲜当天中午就出现在上海餐馆的餐桌上;在金华金漪湖,通过5G+北斗高精定位+V2X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带来无人环湖观光车以及无人公交的美好体验;融合AI能力,你可以和机器人来场互动,体验机器人提供的泡咖啡、煮玉米服务;你还可以通过AI云值守,打造夜间时段的无人店铺,充分挖掘闲时价值,提升营业额……
从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到深耕AI等关键技术,从拓展低空经济、车路云等新赛道到推动产业生态繁荣,浙江移动步履不绝,向新求质,为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一份移动智慧与力量。
发力低空智联,万亿蓝海蓄势起飞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之一,已被国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乘风而上,在今年8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浙江移动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积累及资源禀赋,锚定低空运营服务商目标,建强“联数智”协同能力,基于5G网联、5G-A通感一体、浙移凌云平台等核心能力,全力打造“1+1+N”的低空经济产品体系。
5月,在位于舟山海域的巨大渔轮上,一架超大型无人机徐徐地从船上起飞,承载着百斤重带着海水的鲜活海鱼,快速飞向远海。而此前,舟山岛的海鲜由货船运输至上海一般需要3小时,但因为有了完善5G网络海域覆盖以及5G-A技术加持,海鲜从舟山海域捕获后,历经超100公里的物流航线,1小时就可直达上海,2小时即可上餐桌,大幅度刷新了“从上岸到上桌”的速度,只为保留那一口的鲜甜美味。
据介绍,无人机能跨海实现百公里以上的精确飞行,主要是基于中国移动采用多频协同、低空覆盖优化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5G网络在300米低空网络的全海域完善覆盖,并创新实现5G-A通感一体技术对无人机高度、位置、轨迹动态等精准数据的实时感知监测。
“我们在中国移动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自身在通信、导航、感知、监管等方面的资源禀赋和丰富经验,致力于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提供坚实的数字信息底座,助力打造广域可靠、智能精准、多维立体、高效可控的低空智联网。”浙江移动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孙赟表示。
与此同时,浙江移动锚向低空经济,积极参与政府低空规划,奋力拓展应用场景,布局多元赛道,持续深化5G-A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依托通感一体、监管平台、视频AI等核心能力,通过多场景挖掘,开启监管模式新变革、构建交通物流新范式、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低空智联与监管系统的关键技术、产品能力体系和技术优势,相关产品技术已在国家部委和“一带一路”地区推广应用,并在公安、应急、交通、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落地标杆案例,对国家低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通人车路云,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今年,我国提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并于7月公布了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联合体),重点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专家看来,这释放出的是从网络、云侧为智能车赋能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湖州德清也以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的形式成功获批,成为试点城市之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此前,德清已位列工信部批复支持创建的第五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也是全国首个县域为主体创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这背后,同样离不开浙江移动四年以来在车路云协同试点方面的努力耕耘和探索。
四年来,浙江移动为了助力德清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共投资6500余万元落地多个项目,协助德清保持全国开放测试里程和车路协同里程两个纪录,实现全域 949.3公里道路开放测试,完成了双向400公里的智能化基础设施铺设,并全面打造适合V2X商业化落地的基础设施环境。
“车路云一体化”即“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协同发展,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浙江移动的技术助力下,2023年,德清打造全省首个全域自动驾驶应用,建立起首条总长10公里的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巴士示范路线,来回往返于德清体育中心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这两座亚运竞赛场馆,车辆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及视觉相机等多种自动驾驶感知设备,运用5G专网、边缘云计算、车路协同、远程驾驶技术等技术,能实现车辆周边环境精准感知,并进行道路车辆、行人、非机动车以及障碍物、红绿灯等识别。
正如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黄刚表示,“中国移动打造的中国式‘四融合’方案,有力推动了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结出累累硕果。5G与V2X的融合形成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车侧和路侧的算力融合形成算力和模型有效的共生;在车城云、车企云融合过程当中形成可交互、可共享的大数据服务体系;通过人、车、家的应用融合实现商业的有效闭环。”
作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智能体的一部分。日前,一辆科技感十足的无人驾驶小巴平稳行驶在金华金义新区金漪湖环湖道路上,全景玻璃车窗,没有驾驶室、方向盘,更没有驾驶员。这也意味着全国首辆5G-A无人驾驶巴士正式落地。
“我们提前规划基站资源,为本项目投入建设10个5G-A基站。5G-A与车路云一体化的深度结合,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产业的升级。”金华移动DICT中心钱晨表示:“传统的车路协同模式,需要在路侧沿途部署视频监控、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以及配套的RSU、交换机等传输设备,实时感知道路信息并反馈给车辆,用于辅助车辆驾驶。而最新的5G-A通感一体模式,可以替代路侧的感知和传输设备,大幅降低部署成本,且该模式后期支持无人驾驶全域覆盖。”
面向未来,浙江移动勇担交通强国试点唯一通信运营商使命,努力打造车路云一体化运营标杆,构建数实融合的车路云能力体系,全力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突破和示范引领。
点燃AI+引擎,提供数智融合方案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数据、算力、人工智能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杭州,为了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行区图灵小镇提供强劲的算力支撑,浙江移动与萧山区、新华三集团合作,共同建设的杭州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部署近2500P算力的GPU服务器及相应的配套设备和软件,形成了以政府搭台、企业搭链、创新搭伴、应用搭车的发展新格局,共同建设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应用场景中心和算力服务中心,以此带动杭州乃至浙江的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和发展。
在宁波,浙江移动的AI+服务——视觉大模型为门店装上了三江超市“智慧之眼”。如果有货物从货架脱落或者货物需要补货,理货员将马上通过手机APP收到通知。同时,“智慧之眼”会把每天的店内卫生情况、店员服务情况、货品情况等写成分析报告,大幅提升三江购物200多家超市的经营效率。
“以前是互联网+AI,现在是AI+,过去是业务流程的改善,现在是AI改变整个业务流程。”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严昱超说,视觉大模型产品让大模型训练收敛速度提升2.5倍,实现小时级训练交付能力,模型mAP精度对比业内优秀开源方案平均领先5%。
除了在超市场景,视觉大模型还可以应用在工厂、学校等场景,用来检测视频流里面的一些异常现象。
在国内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毛毯生产企业——金华真爱毯业,浙江移动助力其安5G+视觉质检项目,每台装了断纱检测的经编机配置24套工业相机,实时监控8000根纱线状态,实现了“边织边检”技术,从源头上精准控制产品质量,提升毛毯制成率。
在金华,浙江移动针对工厂生产流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风险,基于一体机算力基础和视觉大模型构建的工厂安监系统实现视频监控分析、图像识别、禁区识别、操作行为分析和烟雾火情识别,配合智能考勤、巡逻机器人、培训系统以及预警系统,可大幅提升工厂安全监管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浙江移动的推动下,AI+服务也渐渐在社会综治、网络智能反诈行业模型、垂类语言行业模型等多领域应用,形成了多产品的应用生态,全面赋能数字时代的发展。
未来已来,浙江移动将继续借“智”之力、乘“数”而上,携手“朋友圈”“亲戚圈”“伙伴圈”,共谱产业合作最大同心圆,共谋数智转型综合性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图片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