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地球与太空:从红外到太赫兹国际学术会议”(ESIT 2024)在杭州开幕。
本届大会聚焦“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及空间探测”领域,深度探讨红外与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空天信息、数字地球、智能传感中的应用与发展,旨在推动我国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及空间探测的进一步发展。
大会现场 本文图片由杭高院提供
中国科学院院士、杭高院院长王建宇,中国科学院院士、杭高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史生才,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家熊,韩国科学院院士Young Pak Lee,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丁雷,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章捷,杭高院党委书记邵雪荣,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彪以及美国Manijeh Razeghi教授、日本Kazuhiko Hirakawa教授、俄罗斯Alexander Shkurinov教授、杭高院岗位教授胡伟达等红外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共400余人参加开幕式。
据了解,EIST国际学术会议是全球红外到太赫兹领域专家、学者实现跨学科和多学科交流的年度庆典。自2022年首次举行以来,ESIT会议已逐渐发展成为聚焦红外、太赫兹和遥感等重要研究方向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杭高院院长王建宇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杭高院院长王建宇表示,此次杭高院与各单位联合主办ESIT会议,希望通过打造全球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一同为我国从红外到太赫兹及相关领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突破。
9月21日—9月22日期间,大会还将开启“红外前沿物理与器件”“太赫兹与毫米波”“遥感与空间探测”以及“数字地球与智能认知”四大分论坛,举行红外光电技术产业论坛、红外傅里叶光谱仪技术及产业研讨会、睿见未来-红外与毫米波学术嘉年华、青年科学家论坛等丰富学术活动,持续为与会者提供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