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叮!秋分养生药膳送到,助你度过“多事之秋”

    潮新闻 记者 王喆 通讯员 刘琪2024-09-22 00:52全网传播量199.7万
    00:00
    00:00

    9月22日,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正好在秋中间,意味着“平分秋色”。

    《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潘怡宏中医师表示,秋分节气的养生也要顺应时节,遵守“阴阳平衡”的原则来调养身体。

    中医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说,意思是,若体内阴阳平衡,则身体的各项机能就能很好地运作心理状态极佳,而且对外界不良因素的适应力、抵抗力都非常好,忍耐力强,天气变化强烈的时候也不容易生病,反之,则容易生病。

    秋分秋分,阴阳两分。这一天,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日生,凉燥席来。人若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伤风感冒,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潘怡宏说,进入秋分日常生活起居,都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饮食上应注意滋阴生津,润肺养肺。食物的合理搭配要结合自身需求,考虑时间、地区、年龄、身体状况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宜的食物。

    潘怡宏为大家介绍了几道适合秋分食用的养生药膳,助你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养阴防燥

    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损伤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痰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常见的养阴润肺的药膳有以下几种:

    银耳雪梨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材料:银耳适量、雪梨1个、红枣5颗、枸杞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红枣提前泡发好,梨、枸杞洗干净,梨削皮切块,银耳、红枣先放入锅内,再放梨和枸杞、冰糖一同炖煮,在高压锅中小火炖10分钟左右。

    功效:清热生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太子参麦冬瘦肉汤

    材料:猪里脊肉400克、太子参30克、麦冬30克、红枣5颗,生姜3片

    做法:太子参、麦冬、红枣、生姜洗净沥干水,猪里脊肉洗净切小块。放入炖锅内,加水1800毫升,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加入盐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滋阴润肺。

    调养脾胃

    虽然已到秋分时节,但天气仍然炎热,食物易腐败,误食就会发生腹泻;秋季酷暑渐消,人们的食欲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饮暴食加重了胃肠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另外,秋天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腹部着凉,发生腹泻。因此,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常见的调养脾胃的药膳有以下几种:

    1.薏苡仁陈皮鸭肉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材料:鸭肉250克、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桂圆肉15克、陈皮6克

    做法:将鸭肉洗净,切块。薏苡仁、莲子、桂圆肉、陈皮洗净。将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调入盐即成。

    功效:补脾祛湿,养心安神。

    2.山药荸荠炖萝卜

    材料:鲜山药250克、荸荠250克、鲜藕250克、白萝卜250克,盐、油、姜、葱适量。

    做法:将山药、白萝卜、藕、荸荠去皮洗净切块;姜拍破,葱切段。将处理好的食材和油、姜、葱同放入炖锅内,加水1800毫升,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即成。

    功效:健脾清热养阴。

    保护心脑

    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秋季的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养心护脑的药膳有以下几种:

    1.莲子养心汤

    材料:莲子20克、百合20克、红枣10颗、冰糖适量

    做法:将食材洗净,放入清水浸泡半小时,再放入养生壶中,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开,转小火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滋阴健脾,养心安神。

    2.葛根养心粥

    材料:葛根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新鲜葛根切片磨粉加水搅拌,沉淀取粉。100克粳米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将葛根粉调入粥内,再放适量冰糖调味食用,早晚作点心服食。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养心。

    预防感冒

    进入秋分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需要及时添衣,锻炼身体,防止感冒。常见的防止感冒的药膳有以下几种:

    1.黄芪姜枣汤

    材料:黄芪15克、大枣15克、生姜3片

    做法:以上三物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约1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解表散寒。

    2.参鸡汤

    材料:鸡1只、糯米适量、大枣6颗、板栗6颗、姜1小块、蒜瓣4个、人参1根、胡椒粉和盐少许

    做法:糯米提前一夜浸泡好。鸡洗净处理后,将糯米、大枣、板栗、人参和蒜瓣一层层码入鸡腹中。冷水下锅,放入姜片盖上盖子,大火炖开,小火炖40分钟。炖好后放盐和胡椒粉、葱花。炖好的鸡肉可以蘸着椒盐吃。

    功效:补血、补气、养颜、安神、补充体力。


    精彩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健康小站 | 秋分已至天气燥,养肺润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