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云和 | 书记话平安

    潮新闻 云和县委书记 李忠伟 通讯员 章锐2024-09-20 05:49全网传播量868
    00:00
    00:00

    回望过去20年,云和是如何做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两手抓、共促进的?

    答:20年来,云和一以贯之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上行线”和各类案事件持续下降的“下行线”,成为全省最平安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

    一是高站位践行“小县城、大平安”理念。云和全面加强党对平安工作的统一领导,创新推行平安报表管理法,每月定期开展“平安体检”,实行绿、黄、红“三色”预警,并创新组建平安建设暗访督查小分队,推动问题隐患即查即改、标本兼治,我县实现平安建设“十九连冠”,其中3次问鼎全省第一、9次进入全省前十序列。

    二是高水平构建“小矛盾、大调解”体系。云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快处即然、妥处已然、防范未然”。如深化三级书记联动包案、“周五接访日”等机制,云和连续5年获评省“无信访积案县”、四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示范)县。

    三是高标准推进“小切口、大治理”改革。云和立足80%人口集聚县城实际,重点开发应用“最小作战单元”,全量排摸全县“人房企”实有底数,并将地域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的白龙山街道与雾溪畲族乡进行“跨山统筹”、组团发展,在全省首创“流动供销致富车”,具有云和辨识度的社会治理成果多次亮相出圈,奏响了共建共享的幸福乐章。

    前面提到了“小县大城”治理模式,这对平安云和建设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我们二十三年如一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顺利解决了“穷在山上、困在路上、弱在散上”的最大现实问题,但随着人口不断聚集,融入难、管理难等挑战也逐渐凸显,出现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治理难题,既给政府管理带来困难,也为百姓办事造成麻烦。

    对此,我们抢抓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契机,把整个云和看作一个大乡村,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首创由农民流入地街道(社区)和流出地乡镇(村)联合治理的“街乡共治”路径。统筹考量后,我们把进城农民相对集聚的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作为“街乡共治”试点,通过选举,让流出地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兼任流入地社区党委委员,形成“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商”良性互动局面,同时建立“街乡共治”服务中心,进城农民可以直接到社区办理各类事务,这种“乡事城办”“乡事城服务”模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有效解决了进城农民原需往返户籍地办理乡镇本级事项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城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街乡纠纷联调、村社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联办等一批新的做法与机制正逐步完善,并实现县级以上文明村全覆盖,为全国优化进城农民服务管理、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云和经验。

    接下来,云和将采取哪些举措继续深化平安云和建设?

    答: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继续锚定“全国最平安县”目标,扎实开展“平安建设补短”“平安创新提质”“涉稳风险治源”三大行动,健全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自然灾害防治和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促进群防群治与科技智治深度融合,重点推动街乡共治、矛盾调处等实践经验走出浙江、影响全国,切实以全省标杆水准推动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平安建设迈上高水平,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更多云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